本网讯(记者冯翠昕、赵可会)近日,承德清青锦瑞渔业有限公司与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签署“木兰1号”深远海养殖合作协议,标志着围场成功构建从鱼卵孵化、淡水育苗到深海养成的三文鱼全产业链闭环,这也是我市首次落地“淡水育苗+深海养成”陆海联动模式。
为深化跨区域“山海协作”,加快推进三文鱼陆海联动模式落地见效,9月4日至6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及县农业农村局、燕格柏乡及承德清青锦瑞渔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组成考察团,专程赴山东省开展实地考察交流,聚焦深远海养殖技术、智能化养殖装备两大核心领域,为围场三文鱼产业注入跨区域协作新动能。
作为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核心企业,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始终深耕深远海智能网箱开发与运营,是“百箱计划”关键实施主体。其部署的9.4万立方米智能网箱集群年渔获量达1000吨,通过物联网实现鱼群智能化管理,还构建起“牧场+渔户”协作机制与无接触运输体系,在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上成效显著。调研结束后,双方举行“木兰1号”深远海养殖项目签约仪式。
围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也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高、水源洁净、气候适宜,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先天优势。依托这一生态优势,承德清青锦瑞渔业在围场燕格柏乡建成我省首个淡水三文鱼路基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自2024年12月首批10万枚鱼卵投产以来,基地已形成年孵化1000万尾鱼苗的产能,占全国深远海养殖鱼苗需求量的20%。
当前,围场正全力推进三文鱼“陆海接力模式”,此次合作将依托烟台经海的成熟技术与管理经验,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三文鱼养殖向高标准、规模化、智能化迈进,让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此次合作以“山海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围场凭借循环水系统培育的高品质三倍体虹鳟鱼苗,经海渔业则依托成熟的深远海网箱养殖技术与万吨级养殖能力,实现从育苗到成鱼的全链条协作。
承德清青锦瑞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小雨告诉记者:“这种‘陆海接力’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苗种优势,更为我们共同开拓高端水产品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据悉,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协作,推动三文鱼产业发展,为全国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山海方案”。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