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承德调研行】宽城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从“黑色矿山”到“绿色智造”的转型之路
2025-08-07   10时11分 浏览次数:

2025年,钒钛新材料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关键年。作为承德市重点打造的18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宽城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正以“共享智造”和“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推动传统矿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今天,《活力承德调研行》专栏带您走进宽城,探寻这座“钒钛之城”如何从资源依赖迈向创新引领。

【本台记者 杨雪峰】:这里是京联集团的数字车间的集控中心,通过这些智能数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选厂生产的关键参数,控制选矿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和处理选矿数据,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实践探索,京联集团在矿山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矿山企业智能化建设树立了典范、提供了样板。2025年,宽城钒钛产业集群,以“共享检测”和“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矿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承德京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彬】 

宽城坐拥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但过去长期以铁精粉、磷精粉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183.8亿元,上缴税金17.2亿元,但企业普遍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如何破局?宽城的答案是——“向科技要效益”。 

【本台记者 杨雪峰】:这里就是宽城一家省级检测机构——河北省金属耐磨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这里的这些设备能精准、快速地对各类金属耐磨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物理化学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北省金属耐磨材料检测有限公司,坐落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检测服务范围广泛,涵盖各种金属耐磨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检测、建筑材料的冲击试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化学分析等项目。这一共享检测平台的完善,满足了产业集群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检测需求,让集群内企业无需各自建设复杂的检测设施,降低了检测成本,为企业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检测,帮助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金属耐磨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景荣】

【本台记者 杨雪峰】:宽城依托丰富的尾矿资源,发展以磷为主的多元素提取产业,推进矿业尾废资源化、减量化、产业化。目前,总投资10.8亿元的云基磷业等11个尾矿提磷项目已经全部投产,真正实现尾废资源“变废为宝、吃干榨净”。

筛分、浓缩、浮选、过滤……在宽城云基磷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经过一道道复杂工序,原本被当作废弃物堆放的铁尾矿,“摇身一变”成为了化工原料磷精粉,实现了从尾矿“包袱”到产业“富矿”的转变。这不仅是云基磷业的发展成果,更是宽城经济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宽城云基磷业有限公司经理 霍翠萍】 

近年来,宽城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820公顷,栽植各类树木3265万株。曾经千疮百孔的矿山,如今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达到66.5%,位居全省第四位。停产矿山上围山造林,不仅治理了废弃矿山,还实现了春天一山花、夏季满眼绿、秋收整山果的美好景象。

【宽城市民 杨树义】 

目前,宽城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现有主导配套综合企业55家,其中规上企业52家;2025年集群预计新增“领跑者”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建成“共享载体”1个。再修订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个。集群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总数新增3个;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新增1个;建设公共检验检测平台1个;新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个。

【本台记者 杨雪峰】:从“黑色矿山”到“绿色智造”,宽城钒钛的转型之路,正是承德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共享智造”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这座“钒钛之城”正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