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民生筑基绘就幸福底色 暖心实事结出幸福硕果
本网讯(记者徐微微)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公路、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救助、为全市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今年上半年,我市20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民生工程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从“忧居”到“优居”,让百姓住得舒心。截至6月份,市棚户区已改造安置房交付项目6个、1888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58个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已完成改造3222座。双桥区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完工,完成供水管网改造0.6公里。双滦区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2公里。全市既有住宅小区共有充电端口97126个,充电端口数量与电动自行车数量比例稳定达到1:5以上,各部门累计开展联合检查1418次,共劝阻违规停放、飞线充电行为3.55万余起。
从“泥泞路”到“振兴道”,农村公路织就产业“黄金链”。在“四好农村路”提升方面,全市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开工538公里、完工345.197公里。
便利的交通,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今年,我市计划对武烈路北段、南段进行改造,截至6月份,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在道路情况复杂、车流量较大、易拥堵、易发生事故的文化产业园路口、承德·梵木罗汉山文创园路口、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北门、冯营子主干道与天都嘉成交叉口完成4处交通信号灯建设工程。全市计划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已建成停车泊位2350个。同时,持续实施环城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加强宣传,提高退费服务水平,年初以来已提供174.2万次免费通行服务。
在教育领域,我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年度目标任务要求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11个、建设面积8.74万平方米。截至上半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和双滦区第七小学等共11个建设项目、8.74万平方米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竣工项目3个、面积2.71万平方米,主体完工项目3个、面积3.1万平方米。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已累计筛查410089人,完成全市筛查工作。
“适老化”改造“毫米级”攻坚,关爱老年人群体是民生保障的重点。全市计划对9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截至上半年,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和资格审核工作全部完成,完成改造905户,验收600户。全市36个拟培育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完工20个,全市护理员均已完成市、县、机构三级培训。
在关爱老年人的同时,我市聚焦困难群众、残疾人、妇女等群体特殊需求,精准实施民生工程,织牢社会保障网。我市计划今年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评定补贴、资助困难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大学等服务。截至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服务10599人,护残关爱残疾人意外综合保险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已完成赔付194人,合计赔付金额76.52万元。全市共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431件。
通过大数据比对新增患大病的、医疗支出过大的、新办重度残疾证的特殊群体,及时开展入户核查,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聚焦重病患者、医疗支出过大、新办重度残疾证等特殊群体,开展全面入户走访核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截至6月份,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9.1万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2.76万人。救助低保“两癌”对象名额为169名,169万元救助资金已拨付到患病妇女账户。为全市孕妇(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孕妇产前基因筛查服务,实现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全市全覆盖。全市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6286人,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5513人,均达到目标质量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围绕就业促进工程,截至上半年,全市创建零工市场12家,向省推荐4家。开展创业服务2.24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为做实做细做优“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累计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375场次。
医疗是民生的重要保障。围绕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提质工程,今年上半年,我市已选派400名市县医师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开展诊疗36379次,巡诊村卫生室2978个,开展健康讲座969次、教学查房3071次、业务培训1380次、疑难病例讨论198次,开展远程影像诊断38604例、远程心电诊断21012例,帮扶乡镇卫生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3项。对全市3536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对100名乡村医生进行职业资格实践培训。制定下发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全市共9家卫生院,其中重点能力建设2家、能力提升卫生院7家。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配备门诊导诊人员累计291人。配备多学科诊疗医师累计767名,诊疗776人次,同比提升51.4%。235家医疗机构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会诊680次、远程影像诊断1.48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1.18万人次,开展远程教育19场。全市27个胸痛救治单元已建设完成待验收,23家正在建设中。
为满足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我市计划提升体育公园9个,建设城区街边足球场2个、篮球场及其他球类场地11个,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广场舞、健步走比赛498场以上,举办羽毛球、太极拳等赛事活动202场以上。截至上半年,体育公园、街边球场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5个体育公园、1个街边球场已完工,已举办赛事活动788场,全市已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316场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