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7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防汛一线
2025-07-28   10时53分 浏览次数:

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围场7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防汛一线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7月26日,围场腰站镇下三合义村的老党员王树山披着雨衣,正拿铁锹疏通被落叶堵住的排水沟,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不远处,村党支部书记李军举着喇叭在胡同里喊话:“各家检查下排水!”声音混着雨声,在空荡荡的村道上回荡。

7月24日,围场开始出现全县范围的降雨天气,截至目前,全县平均降水量138.8毫米,局部地区最大累计降水量238.7毫米。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围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与担当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雨情就是冲锋号,防汛便是使命担当。围场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激活应急预案,将五级包联责任体系化作“铁锁链”——20余名县处级党员干部踩着泥泞扎进包联乡镇,建起临时指挥部;7000余名党员干部化身“防汛哨兵”,有的手持喇叭在村口预警,有的蹚着齐膝积水排查危房。24小时轮班值守的身影里,有人用手机灯光照亮群众转移的夜路,有人把雨衣让给老人,自己淋成了“落汤鸡”。

在山洪预警区域,党员干部用脊背扛起“生命通道”。在危险区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他们挨家挨户敲门,动员群众转移,尤其是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安全转移群众4156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当暮色中的围场渐渐褪去雨幕,堤坝上的党旗仍在湿冷的风中作响。那些被雨水泡皱的手掌、沾满泥泞的鞋子、熬红的双眼里映着同一个信念:“人民至上”不是口号,是蹚进洪流时率先伸出的手臂,是危房前组织撤离的呼喊,是把最后一件救生衣让给群众的决绝。在这场防汛救灾的战斗中,围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