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草丰生态美——我市以生态为笔书写“绿色答卷”
2025-07-20   09时59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娄超)盛夏的承德,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在御道口牧场管理区一片新造林地里,护林员孙爱国正带着人检查苗木生长情况,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湿润的泥土里。阳光穿过层层树叶,在碧绿的草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处处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


上半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43.7万亩,营林41.35万亩,修复退化草地6.74万亩,获批6个省级深化集体林改试点……一个个数字,正是我市以实干之举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今年上半年,我市全面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年初,将255万亩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依托超长期国债双重项目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并重。上半年完成造林绿化43.7万亩,修复退化草地6.74万亩,更通过多样化形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182.2万人共植树(含折合)636.98万株,让绿色持续蔓延。


在扩大绿化面积的基础上,提升森林质量成为关键发力点。我市依托重点生态工程项目,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13个林场开展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探索科学经营模式,上半年完成营林面积41.35万亩,让每一片森林都向着更健康的方向生长。


林长制的深化落实,为林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我市不断拓展“林长+”机制,推进“林长+检察长”“林长+河湖长”“林长+海关长”协调联动,及时更新“一长三员”信息。目前,全市优化调整各级林长13051人,设置护林员21624人、警员509人、技术员650人,划分责任网格17744个,上半年四级林长累计巡林29.99万次,确保管护责任无死角。


守护森林草原安全,是发展林草事业的底线。我市聚焦重要区域和时段,强化野外火源管控,严厉打击违法用火行为,开展“六清”“回头看”等活动,通过创新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春防“零火灾”。同时对410万亩松林严密监测,做好检疫工作,完成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7.1万亩,为森林草原拉起“防护网”。


严格的资源监管,是林草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我市严格执行林地草原用途管制等制度,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开展执法图斑核查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法占地、乱砍滥伐等行为,完成1536807个林草湿荒图斑调查并上报国家,让资源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林草领域的改革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市学习推广塞罕坝经验,修订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在重点区域建设防火阻隔系统。结合10个国家级试点林场建设,探索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以围场等四县为抓手推进制度改革,获批6个省级深化集体林改试点,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生态产品价值的挖掘,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金钥匙”。我市打造冀北山杏等三大特色林果产业集群,上半年新建和提质增效干果经济林19.5万亩,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6.65亿元,同比增长5.7%。在林业碳汇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快围场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优质的服务保障,为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架起桥梁。我市聚焦公共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做好林地政策把关与审批服务,为12个风光电等项目出具审核意见,协调省局支持重点项目林地审批,上半年获批占用林地项目35个、面积2514亩,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的良性互动。


从破土的新苗到茂密的森林,从严格的管护到创新的探索,我市用实干描绘着林草事业的生动画卷。每一片新绿都承载着希望,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匠心,我市正以生态为笔、以责任为墨,在岁月的长卷上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诗篇,让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永续流淌。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