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游人如织秩序井然 传统文化“景”上添花
本网记者 孙涛 通讯员 赵晶然
游客在避暑山庄景区内游览。
游客正在选购特色文创产品。 本网记者 郎朗 摄
五月的承德春光明媚,杨柳绽翠,避暑山庄内更是鸟语花香,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五一”小长假首日,避暑山庄就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1.7万余人。游客在喜庆的气氛中,或漫步于湖边欣赏湖光山色,或聚集在各处景点品味古今文化,共同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
“如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广告随处可见,在看过承德旅游的广告宣传片后,我们决定第一站先打卡承德最著名的景点避暑山庄,来感受一下皇家园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一次来承德旅游的山东游客肖浩东说,承德避暑山庄环境美、空气好,一家老小,既能坐船又能逛景点,老年人不会疲累,对小朋友来说也有新鲜感,真是来对了!
“小长假期间接待的旅行团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老年团和青年团大多会选择假期前后错峰出游。”避暑山庄的导游张小静一边召集游客一边说,今天早晨七点开始接待来自山东的第一个旅行团,现在准备迎接第三批游客。从四月份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逐渐增多,小长假期间形成一个高峰。
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避暑山庄内各个城门口游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却秩序井然。在山庄内各个景点,游人有的参观,有的听导游讲解,有的在拍照,湖面上数只游船里坐满游客,在船工一篙一篙的推动下,往来穿梭,整个湖面上十分热闹。
“我们这次来避暑山庄,主要是因为在北京颐和园看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的摄影展,因为学习视觉传达艺术这个专业,所以对摄影特别感兴趣,就想实地来看看避暑山庄。”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张彤说,到了避暑山庄才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更是一座流淌着历史记忆的文化殿堂。从艺术品般的建筑到千年文化的承载,避暑山庄总是能带给人无尽的惊喜。无论是由承德特产山楂、板栗、杏仁为原料做成的宫廷风味小点心,还是极具创意的金山亭造型雪糕,都让文化与潮流完美融合,是旅行中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五一”小长假前后,市文物局与北京颐和园联袂合作在北京颐和园举办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摄影巡展,通过摄影作品传递皇家园林的秀美风光与艺术价值,挖掘重点客源市场的潜在客源,吸引更多旅游与摄影爱好者来承游览观光。
“截至4月底,景区共接待游客7.2万余人,根据往年经验,5月3、4日会达到人流高峰,预计整个小长假将接待游客近9万人。”避暑山庄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岩说,针对旅游高峰,市文物局制定了迎接“五一”旅游高峰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在避暑山庄丽正门入口安装了引导护栏,以确保游客安全有序入园。在正宫区、湖区的道路狭窄处、桥梁处增加疏导人员,以确保游客游览安全,并通过景区内的监控系统随时关注烟雨楼、热河泉等主要景点的游客情况,一旦发生人员聚集,立即通过人员疏导、广播告知等方式对游客进行分流。
为满足游客的不同游览需求,我市在“五一”小长假到来前,推出“避暑山庄+布达拉·行宫+磬锤峰”“避暑山庄+布达拉·行宫”“避暑山庄+磬锤峰”门票组合优惠促销政策,3个票种均可3日内多次入园,延长了游客在承时间,增加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做好游客服务方面,景区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服务礼仪培训,全面开展“笑脸行动”,打造宾至如归的服务场景。对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维护,对景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扫,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游览环境。为确保各岗位服务人员数量,全系统两级机关工作人员全部补充到一线各工作岗位。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