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绿 强绿 护绿 兴绿
我市多举措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李亚冰)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对承德的空气质量赞不绝口,而拥有这样的口碑,离不开我市多举措厚植生态底色,坚决筑牢绿色基底。
在坚持扩绿提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方面,我市坚决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依托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和超长期国债“双重”项目,大规模实施引乔入灌工程,抓好围场光伏治沙试点县建设,打造更多集中连片的国土绿化示范样板。同时,抓好退化草原修复治理和13家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围栏封育、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恢复草地植被,促进林木生长提速、质量提升。
推动义务植树走深走实。组织好市县两级党政领导义务植树活动,推广抚育管护、认建认养、“互联网+”新模式,设立覆盖各县(市、区)的义务植树接待点15个,实现全民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营造爱绿植绿浓厚氛围;扎实开展村庄绿化。年内新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8个、村庄绿化提升村80个,持续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打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让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绿色生活。
在坚持护绿保林、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方面,我市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严格执行林地草原用途管制、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项目使用林地草原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占地、乱砍滥伐等行为,并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突出重要区域、重点时段,优化实施“135火情推送打击”“小火大打”“互联网+祭祀用火管控”等创新机制,全面推广“以水灭火”模式,坚决打好“水+风机”处置树冠火组合拳,力保“零火灾”。此外,全力防范林草有害生物,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确保疫情“零传入”,继续保持“零成灾”。
我市坚持兴绿利民,加快“两山”转化步伐。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板栗、山杏、沙棘等传统优势种植业,因地制宜发展林花、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林下产业,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干果经济林20万亩,新增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万亩;依托全市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资源,培育壮大丰宁七彩森林、滦平白草洼、隆化茅荆坝等森林康养产业规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御道口CCER造林项目开发,抓好丰宁、围场2个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建设,推动围场试行“碳票”运行机制,年内签发全省首笔林业碳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出4个试点县和86家试点建设单位先试先行作用,总结推广“政银企合作”“国有带民营”“公司+基地+林农”等共建模式,促进规模经营面积增长10万亩以上,确保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