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47/2025-00904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供销社 |
文件编号: 承供销发〔2025〕1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承德市供销合作社
关于印发《承德市供销合作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机关各科室、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现将《承德市供销合作社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承德市供销合作社
2025年3月4日
承德市供销合作社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供销系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社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以“补网强网用网”行动为引领,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推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作出更大贡献。
一、持续完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一)建强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加大与省社供销惠民公司对接力度,积极承接省社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下沉,依托市县盐业公司等流通网络体系,布局流通网点,着力培育一批在“三网”行动中发挥领军作用的社有龙头企业,打造“三网”行动新“引擎”。2025年市级建成1家“三网”龙头企业,建设1个区域性“平急两用”仓储基地,在围场、兴隆、隆化等县各建成1家“三网”龙头企业;市盐业公司和围场、承德县、丰宁、宽城等县盐业公司参与到“三网”配送体系建设中。
(二)加强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形成县有集采集配中心、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商贸流通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社按照省社统一品牌、统一系统、统一收银、统一商品池的“四统一”标准对基层社及村级合作经营场所进行改造,植入快递配送、代收代缴、普惠金融、电子商务等多样化便民服务,提升服务功能。2025年力争在围场、平泉、承德县和宽城等县完成“四统一”改造任务。
(三)培育壮大供销社自有品牌。强化标准理念,配合省社建立统一的选品标准,在全市供销系统企业及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规范产品品质、产地认证和产品包装标识,推出一批符合省社标准的承德优质农特产品进入省社集采供应链。打造承德供销自有品牌,重点培育“承德山水”、“木兰缘”等自有品牌,通过投放公益广告、参加商品推介会、组织展销会等多渠道宣传推介我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2025年全市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达到5个以上。
(四)恢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鼓励县级社依托基层社、社有企业恢复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重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
二、持续夯实基层网络体系
(五)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持续推动“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根据基层社的实际情况,采取自身投资提升一批、财政支持提升一批、社企共建提升一批、“两社融合”提升一批等方式改造经营设施、盘活低效资产、拓展服务功能。将乡镇超市、电商服务站、寄递物流网点等建设与基层社改造提升统筹起来,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2025年,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不低于8家,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不低于10家。
(六)积极开展“村社合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和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积极吸纳村“两委”干部等加入基层社,推动基层社与村“两委”合作,依托农资供应、土地托管、农产品销售等主营业务,积极领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服务带动更多农民群众。2025年,打造2个以上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三、持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七)高质量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任务。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在产权交易标准化、服务能力专业化、交易平台数字化、市场运行规范化方面持续发力,全市各级交易平台统一实行承德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文书标准,进一步完善全过程可追溯的数字化交易体系,组织开展全市从业人员标准化服务培训,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实现各类农村产权有序流转。全面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任务并顺利通过最终验收。
(八)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以“农村产权、农村产权+、交易鉴证”等为担保方式的抵押贷款业务,激活农村产权价值,破解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农村市场增添活力。持续加强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建设,严格执行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申报规范标准,确保审核准确、统计全面、信息沟通畅通,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及重点监测对象申请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做到应推尽推。健全金融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加强对系统金融风险排查化解工作督查检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四、持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九)打造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全国总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和省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3-2028年)》,谋划新建和改扩建县域农资配送中心。鼓励县级社积极与省农资公司对接,扩大农资合作范围,重拾农资保供稳价、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
(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整合系统内外资源,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因地制宜开展农产品收储、烘干、加工、销售等服务。积极争取2025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社农化服务项目,力争实施项目绩效面积3万亩以上,全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170万亩次。
五、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十一)狠抓招商引资。紧盯全国总社、省社新网工程项目资金,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农资保供稳价、农产品流通、提升农村环境等省社指导方向,争取系统内资金支持。加强与发改、商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当地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方向、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涉农产业发展方向、政府债券引导方向、银行资金投入方向,抓紧谋划、储备一批新项目,带动全系统资源整合、联合发展。
(十二)加强联合合作。积极跑办省社、北京市社、天津市社,寻求合作机会。主动对接省社,了解项目布局规划,展示承德区位优势,争取嵌入省社项目建设,将省社项目落地承德。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借力、借势、借智发展,广泛吸纳优质资本、优势企业、优秀人才联合建社,盘活供销社闲置低效资产。
六、确保全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十三)优化决策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治社,规范和加强理事会、监事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度建设。发挥好社资委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持续完善社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
(十四)严防安全生产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工作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安全红线意识,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十五)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深入排查,加大化解力度,及时掌握各类风险动态。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逐项梳理,提出解决对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隐患解决在基层,确保不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与信访人员沟通联系,以最大的耐心、细心、恒心赢得信访人的理解配合,确保信访人员稳定。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十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全市供销系统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及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十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十八)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责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干部队伍法治建设学习,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十九)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保密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持续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遏制极端思想渗透,维护政治安全。
(二十)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严把选人用人关,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系统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