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承德市召开2025年中医药和药政工作会议。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刘占安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四级调研员张雪峰宣读甄毓敏副市长关于中医药工作的批示。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对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2024年中医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服务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脊柱侧弯防控民生工程更加惠民;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规和金额占比较2023年有了大幅提高,均超过省平均值,短缺药品储备机制更加健全,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会议强调,全市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医药和药政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中医药和药政工作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健全体制机制,着力破解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全方位、多维度提升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和临床用药需求。
会议指出,2025年全市中医药、药政工作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着力做好七项重点工作。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县)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借助数智技术,推动区域共享中药房建设;以法治标准为引领,提升依法执业和联合监督执法信息化水平。二要推动优质服务内涵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打造技术服务“高地”;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强化内涵建设;实施“名医入承”计划,储备高层次人才。三要办好民生实事惠民发展。实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防控工程,让青少年“挺直”脊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万家活动;鼓励二级以上中医院与基层机构组建慢病防治联盟,实现分级诊疗。四要推动协同协作融合发展。深化中西医协同,增强医防融合;依托城市医疗集团等载体,推动康复、治未病科室上下融合;推动中医药与医养、旅游等产业融合。五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京承中医药“三贴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探索京津承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一县一品”亮点。六要推动传承创新特色发展。挖掘“热河太医院”和古典中医药精华,让名医、名药、典籍活起来,扩大承德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七要推动机制建设联动发展。一是加强县级中心药房建设。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在牵头医院建设药事管理中心(中心药房)覆盖率达50%。二是完善基层药品联合配备机制。3月底前医共体内成立医联体药事会。4月底前制定县域内用药目录遴选和调整规则。6月底前医共体完成统一用药目录完善和调整。9月底前牵头医院建立区域处方集中审核制度,组建审方团队并开展工作。2026年6月底前处方集中审核建设率达50%。三是确保基层药品集中采购配送。紧密型医联体整体确定上下贯通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统一采购、集中配送,保障基 层慢病患者用药。四是健全短缺药预警储备机制。规范短缺药品处置流程,强化统一储备,高频缺药及时纳入医联体药品目录。五是实现药学服务同质化。持续开展药师进基层活动,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开设药学服务门诊。六是建设医联体共享中药房。医联体牵头医院要建设中药制剂中心(共享中药房),完善中药处方流转、代煎及配送服务。
会上,宽城县、隆化县、平泉市、围场县卫生健康局,承德市中医院、承德县中医院、滦平县中医院分别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负责人,承德市中医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医疗卫生健康单位、中医类民营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分管中医药、药政工作负责同志,中医股和负责药政工作相关股室负责同志,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