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徐微微)“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儿,同时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状况,也让我重拾信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不久前,来自承德县的李金蔓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非遗制作培训班,在为期13天的传统文化技艺学习之旅中收获满满。因幼时遭遇车祸导致腿部残疾,无法工作。经过几次免费培训后,李金蔓熟练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能,并在高新区租了一处摊位,将自己编织的成品售卖。
近年来,我市在残疾人政策落实及生活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残联通过定期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如非遗制作、手工编织、电商、直播等,并邀请企业现场招聘,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截至2024年底,我市完成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救助390人,发放助学金117万元,为残疾人及家庭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至此,我市已连续三年将资助范围扩大到大专和中专生,并实现了对残疾学生全过程资助。同时,对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极大地解决了残疾人行动难、如厕难、洗澡难、做饭难等生活问题。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提供精准康复服务、配发辅助器具、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各类残疾人就业机构、打造残疾人“阳光家园”项目、提供托养服务、救助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随着我市各项残疾人政策扎实有效落实,我市残疾人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残联组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市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狠抓各项惠残政策落地见效,全市1.6万名残疾人从中受益。
紧密结合我市困难残疾人多、残疾儿童康复率低、残疾人保障能力不足等实际,我市着力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承德特色的救助措施。大力实施残疾儿童特殊救助,接续开展残疾人综合保障险,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进一步助力残疾人防返贫。同时,全面启动了“两节”期间“爱心承德、助残暖冬”走访慰问活动,为残疾人送去贴心、暖心的问候。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全力做好残疾人的政策落实和生活保障工作,持续推动惠残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守牢残疾人民生底线,不断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