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管陈子,通讯员曲笑含)去年以来,我市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强市实践,厚植生态底色,夯实绿色家底,项目试点建设创新不断突破,国土绿化美化全面升级,生态保护水平显著提升,“两山”转化效能持续释放,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力打造“山青水绿、林茂草丰、业兴民惠、和谐共生”的林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试点建设创新突破。“三北”六期重大工程实现市域全覆盖,总投资8.52亿元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国债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国家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成功落地;御道口林场、黄土梁子林场等10家国有林场成为国家级试点林场,成功争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市,丰宁成为国家级草原生物灾害综合防控示范区,围场获批全省唯一的光伏治沙试点县,丰宁、围场列入省级林业碳汇试点;省级以上资金投入达到24.3亿元、同比增长16.2%,再创历史新高。
国土绿化美化全面升级。工程造林上,坚持封、造、修并举,乔、灌、草结合,大力实施北方防沙带、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重大生态项目,全年完成造林绿化91.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57%。质量提升上,抓好13家国有林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御道口国家草场建设,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立体推进森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全年完成营林107万亩、修复退化草地26.77万亩。村庄绿化上,扎实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和绿化成果,新创建省级森林乡村22个、绿化提升村80个,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社会造林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开展“蚂蚁森林”“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志愿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生态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在森林草原防火上,我市坚持“防灭一体、以防为主”,创新“以农水灭林火”新模式,落实“135火情推送打击”“半小时扑救圈”“靠前驻防”等机制,新修建防火应急道路1656公里,组建以水灭火队伍44支、883人,连续三个防火期实现“零火灾”。在有害生物防治上,承办京津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扎实开展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强化植物检疫监管,防治松毛虫、草原鼢鼠等林草有害生物防治196.8万亩,阻断了红火蚁、松材线虫病等外来物种入侵,连续四年保持有害生物“零成灾”。在林草资源监管上,完成林长制立法审议,实施“林长+护林员”责任捆绑和“林长+防火”双网融合机制,创新“林长+海关长”协作机制,各级林长落实巡林制度60.08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3809件。严厉打击各类涉林涉草违法行为,累计立案查处各类林草行政案件411起,结案率100%。
“两山”转化效能持续释放。林果产业抓提升。围绕燕山板栗、冀北山杏、坝上沙棘3大产业集群,实施兴隆板栗提质增效、平泉山杏改接、围场宇航人果浆加工等项目,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000亩,完成提质增效17.13万亩。生态旅游抓融合。将“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作为产业发展新的着眼点,新组建国有林场1家,市属国有林场达到53家;以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为重点,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丰宁云慢疏林大草原、茅荆坝森林公园、京北第一草原等景区高端民宿、景区改造项目。林下经济抓带动。突出宽城化皮溜子仿野生中药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同步推进承德县林下中药材、丰宁林下苍术食用菌、围场林下灵芝仙谷等项目,新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万亩,产业总规模达到30万亩。碳汇开发抓主体。在我省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交易22笔、1.4万吨;启动御道口林场CCER造林碳汇和滦平国有林场总场CCER营林碳汇试点项目开发;完成承德县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降碳产品开发,年内达成意向交易2013.5万元,累计交易金额达6496万元。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