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7.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3亿元——兴隆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从“规模增长”到“质量跃升”
2025-11-26   09时34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张大硕)11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承德答卷系列发布会——“山水藏韵·文旅焕新”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兴隆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锚定“环京津休闲旅游强县”目标,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享誉华北的生态优势、全域皆景的资源优势与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以“生态优先、文旅融合、全域统筹”为路径,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从“规模增长”到“质量跃升”的蝶变,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互促共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夯实基础,全域发展再上新台阶。系统编制旅游产业全域发展规划,打破“景点散落”发展模式,确立“一心两轴两带七区多点”产业空间布局,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实现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7.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改建国省干线300余公里,打通17个景区交通堵点,联通5个特色小镇和38个旅游村;建成县级游客服务中心2个、旅游驿站6个、旅游厕所138座,旅游标识系统实现全域覆盖,旅游接待体系全面升级。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855.0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3亿元;旅游从业者达到5.6万人。旅游产业已成为支撑兴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

项目驱动,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坚持“核心IP引领、大项目带动”。2024年,雾灵山生态旅游区实现焕新开园,以其“京东第一峰”“京畿清凉界”的独特魅力,成为引领兴隆旅游的强大“磁极”,2025年接待游客数实现增长120%,营业收入增长86.6%。引进阿那亚、中电建等战略投资者,累计投资256亿元打造了一批“龙头型”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其中,阿那亚·雾灵山汤泉旅游度假区打造温泉养生、艺术度假、山地休闲业态,中电建·北京山谷温泉康养度假区创新“医养+温泉”模式,聚焦高端康养市场,已成为国内高品质温泉康养项目的典型代表,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1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9200万元。

丰富业态,乡村旅游展现新活力。依托县内景区景点,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兴隆山登山徒步、燕山峡谷红河漂流、飞拉达攀登体验、驴叫村红色基地、诗上庄诗歌小镇、天文台研学旅游等众多优质休闲旅游业态,在为京津冀居民旅游出行、休闲打卡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火了兴隆的乡村旅游。大水泉镇推出“山水休闲2日游”线路,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带动村民增收超过4000万元;青松岭镇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花市村80个农家院在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户均年增收10万余元。全县民宿、农家院和乡村酒店总量达518家、床位2万余张,累计打造特色精品民宿49家,其中25家获评承德市3星级以上精品民宿。亮点纷呈的乡村旅游直接带动农村居民就业1.1万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性产业。

多维推介,市场开拓步入新阶段。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立足“生态燕山、爽邑兴隆”核心品牌定位,突出凉爽气候、茂密森林、清新空气、洁净水源与优质农产品等价值内核,实施品牌引领、精准营销、全域联动。深度融入“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面向北京、天津等核心客源城市和潜在消费市场,主动“走出去”开展专题旅游推介会38场,促成与旅行社、康养机构、大型企业工会等开展产业合作74项,成功承办承德市旅居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形成“央省媒体权威发布+新媒体平台引流互动”的立体宣传格局,生动展现了兴隆四季美景与旅居体验。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