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6所高校百余名学子讲好承德故事展现青春风采
2025-11-16   10时16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王畅)11月7日—15日,“志青春·向未来——大学生创新讲解大赛”决赛在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承德医学院、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分别举办,参赛选手通过我市重点景区创新讲解和志愿服务情景问答,充分展现了高校学子讲好“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承德故事、助力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青春风采。

本次比赛的主题是“宣讲大美承德,争当志愿先锋”,由市总工会、中共承德市委教育工委、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市民宗局、共青团承德市委联合举办,以驻市各高校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为主体,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加快建设旅游强市,讲好“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故事,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激励我市高校广大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在持续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比赛于10月完成初赛,110名选手挺进决赛。

“请大家抬头看,门额上‘丽正门’三个字,由乾隆皇帝用满、蒙、汉、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题写,这在全世界都罕见。”比赛中,选手们站在舞台上,以讲解为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弘扬志愿精神,讲述民族融合故事。

“避暑山庄的一殿一阁、一草一木,不仅是风景和历史,更是一部用空间、植物和气候写就的‘健康手册’。”承德医学院选手王嘉潇讲解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景区讲解创新结合、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们,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促进身心的整体健康。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游览中,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这份古老的养生智慧。”

比赛分为创新讲解和情景问答两个环节进行,讲解环节,参赛选手按照抽签确定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金山岭景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进行创作讲解;问答环节,围绕文旅融合、服务礼仪、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考查选手对我市历史文化、志愿服务的理解程度和应急能力。

“为了备赛,我再次走进了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以及被誉为‘华北绿肺’的塞罕坝,近距离触摸承德历史脉络,聆听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故事与传承,深切体会承德的独特魅力,立足志愿讲解讲好承德故事。”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参赛选手常安琪说。

承德的景区,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是民族团结的生动见证。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选手袁润表示,要努力学好知识、锤炼本领,把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精彩的文旅发展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选手刘文武则表示,如今“三交”的基因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承德文旅最鲜明的底色,毕业后想要留在承德文旅一线,做志愿服务、当导游,用创意讲解讲好承德故事。

“此次比赛我校非常重视。”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让学生们深入领略了承德文旅资源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志愿宣讲中锤炼了沟通表达与服务群众能力,今后学校会依托护理专业优势,在宣讲承德之美时融入健康科普、应急护理等特色内容,为旅游强市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启动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形成‘党政工团’团结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负责人说,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备赛,专业教师认真负责、悉心指导,评委老师严格评审、公平公正,呈现出了一场场高质量的精彩赛事,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创新讲解人才,希望他们通过本次大赛,进一步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示范带动更多的承德学子成为我市景区中亮丽的志愿风景线,在推动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和旅游促“三交”试点城市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