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科学健康消费
2025-10-06   11时14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徐微微)为保障“双节”假期消费者餐饮安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及消费者,注意防范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科学健康消费。

餐饮食品经营者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务必亮证经营,确保《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在有效期内,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渠道,查验供货方资质,做好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杜绝使用过期、变质食材。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加工,餐具按规定清洗消毒,保持后厨及就餐区环境卫生,防范交叉污染。菜单清晰标注菜品、饮品价格,不设置隐性消费,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发票或消费凭证。要以适当方式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抵抗力较弱人群,旅游期间合理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要在食用大量热食牛羊肉后立即饮用冷冻饮品。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在旅游景区周边就餐要选对店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卫生状况良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明厨亮灶”餐厅是更优选择,可直观看到后厨操作。同时留意《餐饮经营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桌面、餐具是否洁净,防蝇防尘设施是否完好。用餐注意坚持荤素搭配、冷热分开,慎食生食海产品、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用餐前观察食物色泽、气味是否正常,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且务必使用公勺公筷。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未经检疫的活禽和来源不明的畜禽肉。网络订餐时要在正规外卖平台选择有实体门店、证照齐全、口碑良好的商家,优先挑选配送距离近的店铺以缩短运输时间。收到餐食后,先检查“食安封签”是否完好、包装有无破损,再确认食物是否变质、有异味,发现异常立即拍照留证并拒收。餐食需及时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尽量不通过外卖点凉菜、生鱼片等高风险食品。

维护权益时需注意留存证据,依法维权。在就餐或订餐时,应妥善保存发票、收据、订单截图等消费凭证,若发现食物有异物或变质,应及时拍照、录像固定证据。食用后如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应立即就医并保留病历、化验报告等资料。与商家协商未果时,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权益。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