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秉持与市委同向、与政府同频、与人民同心、与代表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理念,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回眸过往,承德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的工作充实丰盈、亮点频闪,在步履坚定和实干担当中书写人大华章。全年制定并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4部,审议完成2部,年度立法数量和效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首位;组织各类视察、调研、执法检查38次,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报告56项,转交审议意见142条,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3人次;驻市五级人大代表宣讲法律政策1.2万人次,办成惠民实事1776件……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记录了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市委决策部署、紧贴群众呼声期盼、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政治引领,在胸怀大局站稳立场中把牢人大方向。坚持思想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一月两学”等制度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112篇,组织集中学习32次、交流研讨16次、集中轮训2期。坚持制度自信。围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召开专题座谈会、理论研讨会,举办“人民就是江山”文艺汇演、书法美术摄影展和主题征文,续编《承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志》等9项庆祝活动,全景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承德实践。坚持请示报告。全年就地方立法、依法监督、重大决定等36项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调查研究。围绕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理论研究成果83篇,择优向市委呈报,获得市委领导肯定批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法治建设,在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中贡献人大力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按照“服务大局、提质增效、扎实稳妥、务实管用”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法治成果。全年制定《承德市社会信用促进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其中颁布实施4部。《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获评河北省2023年度“十大法治成果”奖。创制性制定了《承德市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条例》,填补了我市基层治理领域立法空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设区市前列。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主要做法得到省人大肯定和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17家媒体予以刊发。制定《关于加强军地协同助力军营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增设承德军分区、九八一医院“驻承部队基层立法联系点”,开通军地法治建设“直通车”,着力打造军营法治化“承德品牌”。制定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实施意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建“承德备案审查示范基地”和四个联络站,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升法治效能。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服务发展,在融入中心监督支持中扛起人大担当。“承德发展、人大尽责”是人大始终坚守的履职信念。从重大项目跟踪督导护航,到重点工作全程督办;从民生工程使命在肩,再到重点产业发展研判……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人大常委会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奋力扛起人大责任。让发展质量更高。紧盯经济运行、财政运转、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开展调研督导,提出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问题整改落实。让人居环境更美。紧跟市委推进“两区”建设的部署要求,常态化听取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对市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条例、滦河潮河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绿色建筑发展开展联动监督,对棚户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城区道路畅通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承载力稳步提升。让人民获得感更充实。围绕群众美好期盼,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审议意见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决定进行跟踪监督,对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集中视察和专题询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对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残疾人保障工作开展联动监督,对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按季度进行持续监督,让民生实事办实、群众获得感更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代表工作,在联系群众发挥作用中彰显人大优势。坚持代表主体地位,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深化实施“双联三带”帮联带动机制,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立法调研和“三查(察)”等活动,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巩固提升代表家站建设水平,推广使用网上代表家站,1.4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在线履职。依托“高质量发展惠民生,人大代表展风采”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各级代表中开展“承德发展我尽责,深化改革献一策”活动,充分展现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形象。聚焦代表建议办理,建立代表建议调研指导、前期交办、中期推动、后期问效工作机制,确定重点督办建议18项55件,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相关专委会跟踪督办,借助“智慧人大”系统,“线上+线下”“系统+手机”同步登记、同步显示、同步办理,提高办理实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288件建议,已全部办结答复。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自身建设,在提升能力依法履职中展示人大风采。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四个机关”目标定位和人大工作队伍“20字”总要求,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锚定目标、压实责任、实化举措、全力推动,干部职工遵规守纪意识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会2次、警示教育大会3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3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成机关党委补选和党支部换届,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制定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确保人大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物发稿767篇。围绕廉洁勤政主题,邀请市内书法家创作33幅作品,建成机关“廉政文化长廊”。制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列出正面清单34条、负面清单34条。成立承德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填补了我市人大历史空白。制定年轻干部培养“十个一”举措,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帮扶,夯实人大事业人才基础。组织志愿服务73批500余人次,获评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常委会机关以全省靠前位次被省文明办推荐参评“全国文明单位”。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