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4-3145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08号提案的答复
2024-07-19   15时05分 浏览次数:

围场县委员小组

贵小组提出的关于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市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产业链培育的意见,市农业农村局对绿色食品产业包含的8条分产业链重新梳理摸底,明确市县分抓的原则,确定市县共同抓食用菌和中药材2条产业链,平泉市重点抓山杏产业链,围场县重点抓肉羊、马铃薯产业链,隆化县重点抓肉牛产业链,丰宁县重点抓蔬菜、杂粮产业链,滦平县重点抓生猪、肉鸡产业链,宽城县重点抓板栗产业链,兴隆县营子区重点抓山楂产业链,承德县重点抓苹果和肉鸡产业链。目前正在制定专项产业链培育方案,强化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用产业链建强产业,形成市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经过对各产业链全面的分析,制定出下一步发展规划及到2025年的发展规模。一是努力建成全国最大越夏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120亿元以上二是全市干鲜果品面积达到850万亩以上,总产量1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三是蔬菜产业链推进种苗生产提升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净菜加工加快围场净菜产业园、双滦农优等净菜加工项目建设,年加工净菜30万吨以上四是中药材产业链引导中药材向坡地、林下转型发展,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是加强与内蒙古九禾公司合作,在隆化建立中国北方最大的北苍术产地加工厂加快隆化中药材产地仓项目建设,力争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北苍术仓储物流基地。五是培育一批本土马铃薯种薯品种推动富龙、泓辉等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抓好马铃薯饲料加工和薯酒生产,加快引进马铃薯初深加工企业六是加大杂粮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商销售,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七是肉牛牛羊产业到2025年初步建成百万头肉牛、三百万只肉羊产业基础,产值达到150亿元八是以首农集团二商大红门、华都、中红三融等大型企业为带动,促进加工产品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承德县、滦平县肉鸡和平泉三元中育生猪等项目建设,促进生猪肉鸡规模养殖

二、关于政策资金支持

2024年承德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共争取中央、省级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2300万元。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大力实施“扶龙行动”。承德穆勒四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总数达到9家。获省级农业发展资金支持50万元。针对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减少问题,对已筛选一批家重点企业,建立“梯次培育企业库”,开展“一企一策”重点帮扶,支持企业全力参评省级龙头企业。

(二)争取兴隆县创新先行县创建项目700万元兴隆县继续立足果品、菌菜等特色产业,以建设千亩示范区带动全县果品产业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坚持延伸链条、集群发展理念,打造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半壁山山楂出口产业园、蓝旗营食品产业聚集区等农产品加工聚集区3个,推动企业向园区聚集,实现规模化发展。

(三)招商引资奖补项目150万元。为中红三融肉鸡食品加工产业园及全产业链建设项目、隆化肉牛种质资源研发中心及高度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农优生态农业供应链一体化建设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奖补项目各5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奖励全市符合条件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优质项目,加快项目开工建设。

(四)有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争取14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围场省级中央厨房(预制菜)园区项目建设,争取建设260万元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延链强链融合项目,重点用于补链强链,强化联合体全产业链经营的薄弱环节,主要是支持建设共用生产设施建设、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中试、加工设施建设以及技术装备升级等2024年新建设的项目。联合体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市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种养农户增收、助力巩固产业帮扶成果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持续打造农业典型示范。围场县半截塔镇成功认定为“农业产业强镇”,奖补中央资金700万元;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镇2024年新批准立项为农业产业强镇,奖补中央资金300万元两县(市)围绕山杏、马铃薯产业,聚焦精深加工环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持续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主导产业全产业生产能力提升、提升镇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六)大力培育农业人才。一是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积极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2024年计划培育3923人,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专业农机手五大类培训,全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二是2024年4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林科学院共同举办“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培训会”,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余人。三是2024年4月8日-11日,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全市绿色食品产业暨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示范培训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驻村第一书记、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者等100人。四是市教育局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行动计划》项目校(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兴隆县、平泉市职教中心)落实行动计划,截4月17日,6所项目校与26个单位(村委会、企业或农业合作组织)合作,在农村设置23个教学点,招收农民学员1023人,开展培训5748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经营管理、家政服务等多领域。

(六)积极引进外地专家人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加快弥补承德农业发展“短板”,充分发挥20个国家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承德综合试验推广站和26个农业创新驿站等创新平台人才集聚效应,积极争取外埠专家学者来承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上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赵春江,沈阳农业大学齐明芳教授、舒黎黎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阮鹏副团队等30余位市外专家学者、40余批次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指导。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围绕五条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一号风景大道”生态休闲产业示范带、京沈高铁沿线“平泉香菇”产业示范带、“塞罕坝”高寒地区马铃薯产业示范带、滦河潮河流域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带、金山岭长城沿线优质果品产业示范带),做好绿色食品供应基地“选优配强”文章,集中发动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格局。

(二)实施“扶龙计划”。指导各县(市、区)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强梯次培育,积极向上争取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项目支持,加大涉农整合资金、技术服务等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金融、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多渠道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实行“一对一”帮扶已筛选31家接近符合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扶持企业台账,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县(市、区)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每人帮扶2个龙头企业,实行“一对一”包联,成立工作专班,搭建工作平台,每月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服务。依托“河北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监测平台”实时跟踪监测,一盯到底,确保年底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实现标准基地、精深加工、销售流通、休闲康养“四位一体”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聚焦主导产业,发挥核心企业作用,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五)力促人才培训与农业科技创新。一是研究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抓好落实。积极组织各项目县开展农民教育遴选,并及时更新培育对象信息数据库。是加快农业创新驿站建设,并加强组织协调创新驿站与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综合试验推广站的有效对接;组织市级农业创新驿站的申报创建工作。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