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胡杨,通讯员吴佳琪、蔺特)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这是多数居家养老老年人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的需求。
今年,我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工程,不断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继续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工程,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预计为全市39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同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预计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145人。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对7个基础项目进行改造。老年人可自愿申请改造其中某项或全部7个项目,包括防滑处理、高差处理、安装床边护栏或抓杆、如厕区或者洗浴区安装扶手、配置沐浴椅、配置手杖、配置防走失装置。改造对象为: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和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完成以上人群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县(市、区)可按照相关要求和本地经济条件,逐步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还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根据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工作年限、专业水平、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结合,采取集中轮训、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能力素质。
截至一季度末,全市有4344户申报适老化改造项目,共有3930户通过资格审核,12个县(市、区)已全部确定适老化改造第三方机构,现已完成3230户适老化改造对象入户评估工作。此外,民政部门指导养老机构按照相关内容要求,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围绕基本照护科目和职业素养开展培训。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