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成就绿色印刷
2024-05-2310时48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记者 李亚冰 通讯员 张志强

图为天成纳米绿色印刷版材(NP301)生产线一角。 本网记者 李国强 摄

在承德县下板城工业园区内的一个车间内,工作人员将一张铝板放进一台看似不起眼的制版机,不到3分钟,一张光滑到能照镜子的印版从机器尾端冒出来。没有刺鼻的化学药水味,甚至没有大的噪音,整个制版过程绿色低碳。这里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印刷文化信息载体的生产基地——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高端彩色印刷版材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在前几年,公司仍是采用传统的制版模式,不仅生产耗资巨大、资源消耗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盐酸、硫酸的废液,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不容忽视。

“看,这里画着的是传统的制版过程。”走在生产车间里,天成印刷的生产经理杨宗国指着生产线旁的“传统生产线工艺流程图”介绍,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至少要经过五个复杂的步骤才能生产出印刷所需的版材。

面对困难与阻碍,该公司并未止步,而是携手中国科学院,运用前沿的纳米技术,成功建成了世界首条免砂目纳米绿色印刷版材生产线,填补了纳米材料绿色印刷的国际空白。

“通俗来讲,印刷版材就像老相机里的‘底片’,要用电脑把想印刷的图文信息复制到印刷版材上,才能再上机印刷,就相当于相机把人像呈现在底片上才能洗出来照片。”杨宗国从制版机里拿来了一块刚切割好的印刷版材递给记者看,“没有底片,肯定也就没有照片,这就是印刷版材的重要性!”

“我们纳米绿色印刷版材数字化车间建成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制作成本也低了,最重要的是没有污染排放了,更加绿色环保。”杨宗国告诉记者,绿色印刷的“终极秘密”就藏在这条生产线上。

这条生产线就是“纳米涂层”,也叫“亲水层”,亲水不着墨、亲墨不着水,就是“纳米+”涂层神奇之处的完美写照。杨宗国说,“假设要印刷一张报纸,在以前,文字部分可以直接喷墨,空白的地方还要用显影水‘洗掉’,现在有了纳米亲水层,咱们印刷版材的制作流程减少了一半多,能直接在光滑的纳米层上喷墨,空白的地方不附着墨水,不用进行粗化处理,也不用曝光显影,节省水电资源,也没有污染排放,一举多得!”

通过特定的涂布工艺在铝板表面构造出特殊的微纳米结构,从而实现印刷过程对水和油介质的浸润性调控。在印刷版生产过程中实现免砂目处理,改变传统的化学处理过程,实现了印前、印刷到印后的全产业链的升级,解决了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为后续的印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得益于先进的技术设备、高质量的产品及周到的服务,该公司产品日产量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运行成本降低12%,版材一级品率达92%以上,产品不合格率降低60%。产品已远销越南、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创新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近年来,该公司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件。完成了主导产品由传统版材向数字化产品的提升,实现了纳米绿色化产品的跨越。公司也依靠高新技术转化走上了持续创新、良性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需要雨露滋润、阳光照耀及肥沃土壤以培育成果。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深化与优势产业的结合,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瓶颈及关键技术需求进行精准施策,并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疏通堵点,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以此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效率与产业化水平,为我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