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互嵌融居和谐家园——共育同心“石榴籽” 浇灌民族“团结花”
2024-03-04   11时11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胡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石榴花开别样红 乡村振兴谱新篇”……初春的暖阳下,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在丰宁将军营镇独立营村穿村而过,不时地有村民停下脚步,仔细观看路边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画。

独立营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村,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2019年底,独立营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日子越来越好,村子里的少数民族也因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共同生活,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关系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宣传画上写的可不是空话。我们村就是这样,各族群众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村民苏桂军说。

独立营村是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我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聚焦夯基固本,打造特色品牌,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共育同心“石榴籽”,努力构建各民族互嵌融居和谐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聘请43名专家组建专家智库,依托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成立开放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被省民委命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计划三年内完成研究课题100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专著)100篇(部)以上,已完成首批课题研究成果37项,第二批45项课题进入结题尾声。组建10人专家团队,深挖承德历史文化资源,目前《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河北卷》清史部分初稿已报省民委审定,承德“三交史”即将完成初稿。“承德与清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在我市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了我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上的示范作用。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础更加牢固。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培训各级干部9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市党员干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国民教育范围不断扩大,《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列入思政课和课堂教学重要内容,全市11所中小学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做法被广泛宣传报道;社会教育广泛普及,多措并举广泛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声音、正能量。普通话优势带动效应明显,建设滦平“全国普通话体验区”,与北京大学等17所高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20余场次,建成全国唯一的县级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开展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1055人次,同时开展普通话培训体验交流活动;建设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国家通用语言体验基地,深入开展“国培”“经典诵读”等普通话教学研究、展示体验、传播服务活动,力争建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验、研学、传播、服务基地”、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推动我市普通话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普通话应用产业。民族体育事业取得优异成绩,培树4个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与市体育局联合推广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15个,在全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奖总数达42个,创历届之最。

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省市县三级现场办公效果显著,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争取民族政策资金创历史新高,惠及90个民族村,受益群众20余万人;为28家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双富”行动村建设成效凸显,争列省级“双富”行动村64个(全省211个),开展“四个提升”专项行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景观小品、橱窗、文化长廊188处,张贴宣传标语1319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58次,进一步把“双富”行动村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办法卓有成效。落实旅游促“三交”计划走在全国前列,成功争取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2023年度旅游促“三交”试点示范项目,我市作为唯一个地级市代表在国家民委、国家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旅游促“三交”计划现场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两篇旅游促“三交”经验材料得到国家民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和省委统战部、省民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工作做法在全国推广;国家相关媒体报道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旅游与促进“三交”有机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对71个重点景区导游词进行规范完善提升,培训持证导游员2300余人次。发挥旅游促“三交”引领作用,带动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市自规局联合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与团市委等联合开展“石榴花开在行动”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突出,持续推进全省“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已完成108个点位创建工作;实施“石榴花开”典型示范引领行动,累计培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9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石榴花开”品牌建设单位等112个;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确定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县区4个、教育实践基地17个、试点单位40个。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