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持续优化交通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023-08-31   10时30分 浏览次数:

突出常态治理 强化专项整治

全市持续优化交通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李博洋、滕欢)为推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营造良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今年以来,市交警支队结合我市城区实际,突出常态化治理,强化专项整治,开展全方位宣传,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突出常态化治理,推进不文明交通行为动态清零。以市民日常文明交通习惯养成为根本,坚持严管严控、惩教结合,不断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以4条主干道、17条次干道、4条商业大街、10个主要交通路口为重点区域,加强显性用警,将警力、警车摆在街面上。在常态化管控的同时,支队党委成员按照包保责任,每日高峰时段开展勤务督导;30余名机关警力常态化下沉一线,参加早晚高峰执勤,累计出动机关警力2580余人次。以六大“围点攻坚”行动为主轴,落实网格化勤务,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区域,严厉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不按规定道路行驶、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行为的处罚劝导力度。支队常态化开展摩托车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摩托车非法改装、竞速等交通违法行为。自8月16日以来,支队日均出动警力15人,处罚摩托车噪音超标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29起。

对机动车乱停乱放、黑车聚停揽客、非机动车不文明驾驶等屡禁不绝、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联合双桥区城管局和各社区街道开展小区内部、背街小巷僵尸车清理,创城攻坚阶段以来,拖移未悬挂号牌、脱检脱险、达报废期车辆76台,清理长期无牌的乱停乱放电动车、摩托车347台。与交通运输执法支队联勤联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附属医院南北院区、火神庙、火车站等区域黑车聚停揽客、非法营运等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问题开展联合打击,形成整治合力,查获非法营运11起。积极推广共享单车智能感应头盔的使用,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突出违法专项整治,针对电动自行车无牌、闯红灯、逆行、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不佩戴安全头盔等重点失分项加大整治力度,对违法当事人采取打小黄旗、朗读交通安全“三字经”、微信朋友圈集赞等方式进行批评教育,让当事人现身说法“晾晒曝光”,扩大整治行动影响力。

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造浓厚文明交通氛围。依托“七进”宣传深入辖区乡镇、社区、运输企业、学校,以实践活动、图片展示、专题讲座的形式,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法规教育活动。今年以来,组织民警深入乡镇社区、学校、交通运输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123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坚持教育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主要路口设置“文明交通现场教育点”,通过“体验式”执勤等方式,对违法行为人开展“零距离”“面对面”警示教育。

强化配套设施投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通过摸排调研论证,对中心城区交通设施进行了增设、修复和完善,确保重要创城点位交通设施整体达标。以迎宾路、府前路、大桥交通岗为试点,推出彩色标线、双向绿波带、地躺式红绿灯、潮汐式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管制以及施工占道等信息实时推送等一大批智能交通措施;调整优化迎宾路、武烈路、广仁大街等70余个重要路口信号灯配时,有效减少压车现象,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增设电子警察力量,强化交通秩序管理。今年以来,新增22套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和3套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设备,因违停引起高峰时段拥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安装各类交通标识22块,施划热熔标线1153.52延长米,清除旧热熔标线140.18延长米,复划及新增车位33个,车位指向箭头106个,更换破旧交通隔离护栏200片,巡察扶正调整交通隔离护栏8000余片。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