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5/2024-00298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发布机构: 市科学技术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赵野委员(党派团体称单位):
您(你们)(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建议一 | 二、关于加快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工作体系,加大支持力度,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一是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于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达到一定比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补贴,在科技项目中单列一定预算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精准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凝聚带动社会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鼓励企业研发的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推动简化普惠性优惠政策兑现程序,进一步落实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增值税免税、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型利企业所得税减征等政策,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推动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加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政府非招标采购力度,带动企业新技术研发及产品迭代升级。 | |
答 复 清 单 | 已经完成事项 | 一、出台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022年以来,我局扎实开展“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大力推动落实“1+9+N”科技创新政策,新出台科技政策11个;深入落实稳经济“1+20”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科技助力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的具体措施》,一系列务实有力创新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
下步落实事项 | 无 | |
建议二 | 二是优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资助模式。优化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研发的机制。优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绩效评价制度,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绩效考核指标。探索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建立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积分制。鼓励各地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统筹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金融债等,完善企业创新积分与涉企金融政策支持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科技保险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科技保险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保险、首台(套)产品保险、产品研发责任险、关键研发设备险、成果转化险等科技保险产品,保障企业基础风险服务需求。 | |
答 复 清 单 | 已经完成事项 | 二、持续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梯度培育、持续扶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攻坚科技型领军企业,开展政策解读集中培训活动18次,培训企业500余家,202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701 家。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数达到600家以上、金额10亿元以上,分别增长86%和39%。推动我市97家科技型企业共获省科技厅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1254.4万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效果显著。开展“政银联动助力科技园区”等科技金融活动,支持160家科技型企业贷款金额达到9.3亿元。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高质量举办承德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征集参赛项目209个,同比增长31.4%,再创新高。 |
下步落实事项 | 无 | |
建议三 | 三是夯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厚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根基。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载体,为初创期中小企业注入研发理念和创新文化基因,推广“投资+孵化”模式,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载体效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高端人才。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或“旋转门”机制。探索市场评价人才机制,支持各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研发人才纳入相应的职称序列。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聘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支持企业聘请的外国专家承担各类外国专家项目。持续强化县域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强化县域科技管理部门主体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和考核督导,探索建立孵化基金,不断激发县域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 |
答 复 清 单 | 已经完成事项 | 三、大力推动创新载体建设,集聚创新创业资源。 积极争创承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争取省政府将我市作为唯一创建主体向科技部推荐,并获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支持。促成李玉、李天来、黄璐琦院士及其技术团队,以及中国农大等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滦平农高区达成战略合作,为创建国家农高区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承德高新区省创新型园区试点建设,促成与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文旅众创空间和农业星创天地,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超市;汇智领创空间通过国家级备案,全市国家级众创空间达3家。着力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联合驻承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双碳)、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建立9个产业研究院,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7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42家。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植了丰富的土壤环境。 |
下步落实事项 | 无 | |
答 复 清 单 | 已经完成事项 | 四、强化京津冀创新合作,提供高端智力支撑 紧抓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机遇,与京津等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重点推进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成功获批国家外专引智项目1项、省级3项,“新型环保橡胶密封制品研发”项目成功入选省“外专百人计划”,实现零突破;承德医学院获批建设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拿大籍专家刘国新博士获批省“燕赵友谊奖”。新建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家、外国院士工作站1家、省技术创新创业团队2个。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载体支撑。 |
答 复 清 单 | 已经完成事项 | 五、加强宣传与服务引导,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加强科普宣传,利用《承德科技》、微信公众号及时传导科技创新政策,开展科技活动周、创新示范区主题宣传等系列宣传活动49项,科技创新社会关注度、行政重视度明显提升。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国家和省、市特派员达1038名,建设乡镇科技服务站258个、特派员工作站141个,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争取我市作为县域特色产业省科技特派团服务专项行动首批派驻城市,促成华远自动化、北雁新材料、天成印刷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派驻省科技特派团。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
市科技局
2023年8月11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