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3-32158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承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2023199号建议的答复
2023-07-26   09时45分 浏览次数:

张秀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很好,非常符合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发展实际。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认真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村容村貌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农村人居环境特别是较为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缺乏、垃圾乱堆乱倒、污水乱排乱放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您提出的建议,我局积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

(一)强力组织推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柴宝良、市长王亚军任组长,市委副书记蒋文冬、主管副市长崔万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有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及农村黑臭水体和坑塘水系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及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处理专项等18个专项推进组。2023年5月27—28日,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观摩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现场观摩阶段,市委书记柴宝良、市长王亚军分别带队,对12个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进行实地观摩;5月28日下午召开工作会议,柴宝良出席会议并讲话,王亚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刘文勤、吴清海、蒋文冬、傅海旺、崔万峰出席相关活动。会上,崔万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与会同志观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片,并进行测评打分。

(二)实行台账管理。聚焦重点任务,以县为单位明确年度任务,逐村逐项建档立卡,研究制定本地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台账,实行信息化、精准化管理。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考核、重点督查,加大调度频次,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切实用好中央财政2023年土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收入安排的支出预算(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使用方向)资金、国家发改委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整县推进项目资金、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重点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倾斜。市财政部门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监管,确保各级各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继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乡村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体系持续抓紧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四)突出农民主体。强化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人财物向基层一线倾斜力度,落实基层组织经费、场地和干部工资待遇,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健全完善农村“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利用驻村工作队、基层治理工作队、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对农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动员。

二、着力做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3年我市按照“整顿、完善、巩固、提高”要求,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对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运维情况进行精准管理,提高管护效率。2023年全市计划新建粪污处理站205座,总数达到933座;新建维修站点10个,达到226个;配备抽粪车97辆,达到1262辆;新建厕所运营监管中心13个,改造提升户厕5423座。目前,已完成新建粪污处理站205座、新建维修站10个,配备购置抽粪车97辆,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改造提升农村户厕5423座,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工程任务(3796座),全部完成市级民生工程任务;建设厕所监管平台8个(双桥区、双滦区、高新区、隆化县、兴隆县、宽城县、平泉市、御道口牧场),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工程任务(7个)。

(二)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推进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统一管理的“四个统一”治理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选择纳入城镇管网、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分散处理等模式,促进尾水就地就近就农使用,实现生活污水有效管控。2022年底全市累计完成48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9.8%。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基本实现全覆盖。2023年计划完成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0.4%。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6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超额完成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2.3%(547/2449)。同时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未发现农村黑臭水体问题。

(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全覆盖。持续推进“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理专项行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强化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机制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达到5座,分别为承德环能热电有限公司,兴隆县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承德县、围场县、丰宁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能够满足垃圾处理需求。全市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的2404个行政村,共建成垃圾中转站164座,配置非露天垃圾池2208个,垃圾箱19万余个,垃圾清转运车辆861台,农村(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全覆盖。

(四)全域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彻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积存杂物、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残垣断壁和废旧房屋、家庭院落,有效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庄面貌干净整洁有序。兴隆县、宽城县、隆化县、滦平县、双滦区、营子区被认定为村庄清洁行动全域完成示范县(区),截至2022年底创建省级以上森林乡村136个,创建美丽庭院43万户、精品庭院10.7万户。2023年全市创建美丽庭院30003户,精品庭院9300户的,完成全年任务。

(五)有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民供水2022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55%。2023年水务部门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新建等综合措施,大力实施2023年度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已落实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资金26398.85万元,已完成投资12616.33万元,完工受益人口4.7435万人农村公路建设2022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364.4公里,已经通三级路的乡镇比例为97%。2023年计划建设改造农村公路950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开工建设893.5公里,开工率94%;建设完成790.6公里,完工率71%。农村电网升级改造2022年已完成新建及改造电力线路678.9公里,全市农村地区共有10kV公用线路584条,线路长度16948.48千米;公用配变共计14950台,共计变电容量153.3万千伏安;供电可靠率为99.8156%,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6352%,户均配变容量为2.25千伏安。全市所有行政村公共区域实现亮化全覆盖。2023计划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200公里,新建维修改造路灯5839盏。截至目前,新建维修改造路灯2236盏完成任务5839盏的38.3%。目前已完工365项,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908.485公里,完成投资2.26亿元,完成任务的75.7%。

(六)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教育,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实现100%,农村幼儿园现在资源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入园需求。医疗全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均已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率达92%全市202所乡级卫生院对2459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十四统一”管理,纳入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32402023年底,全市所有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不低于机构总数的95%。养老,确定隆化县、承德县为试点,加快建成以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中枢、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互助服务设施为基础的系统融合、分层分类、可持续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隆化县、承德县分别挂牌成立本辖区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正在积极筹备推进中。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设置集中式办公区域,标识、牌匾、制度全部上墙,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实现事项集中办理。全市2420个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2294个达标,“五个一”标准达标率达到94%物流,邮政、顺丰、京东通过直接投递的方式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100%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宣传活动,结合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率先垂范,带动农民主动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妇联等群团优势,加强对农村妇女、青少年等群体的服务引导,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树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激发农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23726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