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3-32954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今年以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严峻旱情,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地形、气候及降水的差异,田块之间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差异较大。有水浇条件正常生长的田块目前正处于抽雄期,播种出苗早的正值花期。受旱情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地块株高不足50厘米,严重地块甚至枯死,个别地块没有正常出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中后期生长,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一、降水情况及对玉米的影响
最明显的特征是降雨严重偏少。截至7月上旬,全市平均有效降水90.3毫米,比常年偏少56.9%。总体上没有形成有效降水,且降水分布不均匀,许多乡镇根本没有降水,加上连续的高温干热,大面积旱情一直持续,北部的丰宁、围场、隆化三县尤为严重。7月11日下午到夜间,我市出现降水天气,有3/4以上乡镇都在10毫米以上,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土壤墒情得到较好恢复,玉米卷叶情况得到恢复,没被旱死的玉米苗生长不成问题,但对于错过授粉期的玉米,已不能成穗形成产量。
二、田间管理意见
当前受旱情影响地块的田间管理应以“促弱转壮、保产减损”为原则。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补充灌溉
大喇叭口至抽雄前期的干旱(俗称“卡脖旱”)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主要是影响雌穗的发育和花丝形成,对将来果穗结实产生一定影响;受旱较重地块将导致雌穗发育畸形、雌雄脱节,严重影响产量。对仍有旱情的地块,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充灌溉,尽可能降低产量损失。补充灌溉时要掌握“先重后轻、先大后小”的原则,优先灌溉旱情重、植株发育早的地块。
2.追施穗肥
有效降水后,要结合灌溉或降雨及时追施穗肥,促进穗花发育,提高籽粒产量。追肥时应在行侧距植株10~15厘米范围开沟深施或在植株旁穴施,或用玉米点播器、追肥枪在两株中间打孔施人,深度5~10厘米,施肥后覆盖严密。如在地表撒施时一定要结合灌溉或有效降水进行,以防造成肥料损失。
3.喷施叶面肥
对于生长较弱的玉米植株,可喷施腐殖酸类抗旱剂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等,以增强受害植株的抗逆能力,促弱转壮,加快生长。
4.做好病虫害的防控
穗期是多种病虫害的盛发期,再加上前期的高温干旱,玉米植株生长弱,更易遭受病虫为害,可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尤其是玉米螟、粘虫和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控。
5.防止旱涝急转
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防止旱涝急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措施。
2023年7月15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