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3-33032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
按照省市关于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部署,市农业农村局决定2023年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接续开展“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活动,现将《承德市“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15日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工作方案
为落实省市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部署,市农业农村局决定2023年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接续开展“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活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产品精致独特、产业集群高效、乡村和美繁荣”的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举全系统之力分类推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乡村建设”四大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力争全年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纳入省投资融资平台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农业招商引资额130亿元,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园区式承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的发展格局,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特色农业强市、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生活环境等四大类工程17个子工程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特色农业强市工程。一是中国北方菌都建设工程。以平泉市、承德县、宽城县、兴隆县为重点,实施现代化菌种菌棒厂、食用菌标准化园区、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重点项目,推动食用菌产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2023年,全市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责任科站:环保站);二是华北高端牧场打造工程。以隆化、围场、丰宁、承德县、滦平为重点,突出发展肉牛、奶牛、肉羊产业,稳步发展肉鸡、生猪产业,实施精品肉类和高端乳品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牛羊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责任科站:畜牧站、畜牧业科);三是燕山特色果园提档工程。以兴隆、宽城、承德县、平泉市为重点,聚焦苹果、山楂、板栗等,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果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新建改造提升优质果园5万亩(责任科站:经作站);四是京北错季菜篮升级工程。重点建设古御道沿线50万亩蔬菜、平泉市20万亩设施菌菜、丰宁围场30万亩坝上时差菜三大片区,推动设施果蔬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设施果蔬面积2万亩(责任科站:蔬菜站);五是京津中心厨房培育工程。以滦平县为中心,辐射带动隆化县、丰宁县、平泉市、高新区等县市区,实施主食加工、净菜加工、肉蛋奶加工、农副产品物流贸易等项目,2023年,全市中央厨房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责任科站:产业化办);六是热河道地药庄传承工程。以隆化县、滦平县、丰宁县、围场县为核心,突出发展北苍术、热河黄芩、北柴胡、赤芍、药用山楂、苦杏仁6大核心品种,实施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片区、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厂、中药饲料生物发酵添加剂加工厂、中药材数字化产地仓等项目,着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2023年,全市道地中药材面积新增2万亩(责任科站:中药材中心);七是坝上优质薯乡提质工程。以围场县、丰宁县为重点,实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马铃薯研究院、马铃薯全粉扩能、仓储保鲜、中化MAP等项目,2023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责任科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八是冀北山区和美乡村创建工程。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依山傍水、记忆乡愁”的美丽村庄。切实加强乡村治理,打造“三治融合、修睦致祥”的和谐村庄。2023年,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1个,省级美丽乡村140个以上(责任科站:农办秘书科、美丽乡村科)。
(二)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主要任务是以永久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配套开展田块平整、田间道路、农电设施、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发挥基础设施整体效益。2023年,确保完成1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责任科站:农田建设科);二是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主要任务是推进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新建和改造提升现代设施蔬菜基地,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大型肉牛肉羊家禽设施养殖场等(责任科站:蔬菜站、畜牧站);三是农产品仓储物流工程。主要任务是建设一批田头小型冷藏保鲜设施,提高蔬菜、果品、马铃薯等产业储藏能力。(责任科站:农产品加工中心)。
(三)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一是现代种业工程。抓住实施种业振兴的难得机遇,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基地建设、种子(种苗)加工等项目(责任科站:种子站);二是科技创新工程。瞄准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加强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重大农业科技研发项目,提档升级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加强农业创新驿站、农业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责任科站:科教科);三是数字农业和智慧乡村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和装备智能化改造,开展数字田园、植物工厂、数字农场、数字牧场和数字渔场等高端农业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为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试点提供智慧农业应用示范支撑服务(责任科站:信息中心)。
(四)农村生活环境工程。一是绿色发展工程。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节水、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有机肥生产等重点项目建设(责任科站:土肥站、环保站、畜牧站、植保站);二是乡村新型服务工程。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拓宽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参与创建生态休闲农业精品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乡村新型服务新业态(责任科站:产业化办);三是乡村基础设施工程。围绕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设施条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领域项目的建设运营,参与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建立市场化管护运营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责任科站:美丽乡村科)。
三、主要措施
把项目投资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全员共抓、全程管理、全力推进、全面服务”的总要求,采取有力举措,把项目投资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更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刘宝龙、孙志广同志任组长,副处级以上领导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农业投资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推进专班)和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乡村建设四个推进组。项目专班由刘宝龙、孙志广同志牵头,王德林同志任专班班长,田艳飞、王洪印、宋文平同志任专班副班长,项目推进专班由局办公室、财务科、发展规划科、产业化办等科室组成,协同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乡村建设四个推进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综合协调、会议组织、局主要领导安排的材料及事项的督导落实;发展规划科主要负责项目专班的牵头汇总、工作运行、信息简报报送印发、综合性文稿起草及省投融资项目平台建设项目模块管理等工作;产业化办主要负责省投融资项目平台产业项目、招商项目模块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一产固投项目、农业大招商项目管理工作;财务科主要负责中央省农业转移支付项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省投融资项目平台基础设施项目模块的管理工作;种植业推进组设在特色产业科,组长由于春福同志兼任;畜牧业推进组设在畜牧业站,组长由王德林同志兼任;加工业推进组设在产业化办,组长由田艳飞同志兼任;乡村建设推进组设在秘书科,组长由宋文平同志兼任;项目监督科负责协调组织项目评审、验收、督导、考核、绩效评价和全程综合监管。其他有项目建设任务的科站,按照职责分工抓实抓好本行业领域内的项目投资工作。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和招商引资队伍建设,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工作队伍和运转体系,加强组织推动,上下一体,协同发力,推动活动扎实开展。各县市区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业务培训,着重提升项目谋划布局能力、管理服务能力、专业招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线锻炼队伍、遴选干部,对取得突出工作成绩、招引落地重大项目、善于解决项目问题的干部,在年度评先和提拔使用中予以优先安排。
(二)强化清单管理,动态调度考评。以“河北省涉农投融资项目管理平台”为抓手,分类建立“在建、新开工、签约、洽谈、谋划”五类项目清单,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分类提出推进措施。实行双周调度、每月通报、季度拉练、年终考核的推进机制,将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纳入县(市、区)党委书记乡村振兴年度考核清单。对在建项目投资率、新建项目开工率、签约项目开工率进行统计监测,对问题突出、推进不力的县(市、区)进行约谈,加大项目推进力度。
(三)强化三级包联,全程跟踪服务。强化省市县三级包联制度,建立“一个工程、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市县局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常态化抓谋划、抓投资、抓项目,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建设格局。市局每名处级以上领导包联1个县市区,开展“大走访、送服务、解难题”项目帮扶行动,在服务好存量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增量项目投资落地。加强同发改、财政、审批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审批、土地、环保、融资等要素保障机制,全面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签约项目开工率。
(四)强化招商合力,聚焦开工投资。健市县分工协作的农业招商工作机制。市级主要负责结合产业布局、统筹重点领域、开展精准对接、举办招商活动、协调项目推进。县级主要负责提出招商需求、谋划包装项目、开展洽谈签约、协调落地开工、督促项目投资。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成立农业招商专门机构,调配充实人员力量,配备专门办公场所,安排必要工作经费。重点围绕特色农业八大工程强链延链补链,找准产业短板和发展需求,瞄准在我市有投资意向的市内外知名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对重点招商项目采取“一企一专班”、“一项一政策”,一事一议,推动项目签约。把项目落地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落脚点和重要考评标准,对签约项目持续跟踪推动,加快招商项目开工和投资进度。
(五)强化政策支持,拓宽投资渠道。认真落实稳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级财政资金,向重点投资项目倾斜。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举办系列银企项目对接会,搭建银企常态化对接平台和合作通道。梳理项目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提高银企对接成效。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强龙担”助贷工程,对省级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联合体成员集中担保授信、提供信用便捷贷款,对“强龙担”贷款对象按照不超年化利率2.5%进行贴息贴费补助。加强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与发改、财政部门搞好工作对接,争取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领域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实现突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