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2-3115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答复
2022-06-23   09时13分 浏览次数:

刘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立足“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优势,突出“好山好水好食材、原产原味原生态”的特色属性,围绕建设千亿级“京津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坚持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为抓手,以科技农业为支撑,集中发力、持续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乡村特色产业兴旺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一环六带、五大主导、五个百万”产业布局建成国家级农产品特优区5个、省级农产品特优区15个,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位居中国北方第一位,经济林面积华北最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马铃薯种薯繁育能力行业领先,先后获得中国食用菌、马铃薯、山楂、板栗、国光苹果、热河黄芩之乡等美誉

2021年全市特色产业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个农业发展为引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持续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活力。

一、三个“优化”促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紧紧抓住全市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面积、产量均处于全省前列的优势,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面优化基地建设。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扩大滦河潮河流域中药材产业示范带,集中在滦平、隆化、丰宁三县30个乡镇72个村中药材种植规模。二是优化品种结构。以种植热河黄芩、北苍术、北柴胡、赤芍等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为主,加快推进单品化、规模化、标准化优势产区形成。9个道地药材品种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其中黄芩12.7万亩、北苍术5.1万亩、苦参3.41万亩、桔梗2.48万亩、黄芪2.4万亩、北柴胡2万亩、射干1.51万亩、连翘1.5万亩、金莲花1.3万亩。三是优化种业基地。已培育具备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资质的主体5家,全市以热河黄芩、北苍术、北柴胡为主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面积发展到3.2万亩。

二、设施化标准化力促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以设施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越夏香菇全国定价权地位。2021年全市打造以平泉为核心,承德县、宽城县、兴隆县为基础的全国最大的越夏香菇产区和食用菌加工聚集区,围绕香菇、滑子菇等主导品种,通过改造低效棚室、新建高端设施等手段,提高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产出率和收益率。截止2021年底,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为12.7万亩左右香菇9.2万亩、杏鲍菇2.5万亩、黑木耳1725亩、双孢菇2800亩,产量82.39万吨(混合产值80.2亿元2021年争取国家资金2200万元,为更好地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发挥科技力量助推苹果产业快速扩张

打造燕山丘陵地区山地苹果产业集群为抓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助推器作用,推进苹果种植规模化发展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创建示范基地现已创建山地苹果基地4个,面积1600亩。2021年在平泉市成功举办了“2021年河北省苹果产业集群建设观摩交流会”促进了我市山地苹果产业集群建设快速发展。一是邀请体系专家指导。邀请省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到平泉市、承德县、宽城县、围场县等苹果产区指导寒地苹果产业发展。针对寒地苹果标准化苗木繁育规范、培育大苗及圃内整形、花前复剪、果园增施有机肥、喷施石硫合剂、花期防霜、科学采摘储藏等技术及作用进行详细的示范与讲解。指导企业应针对不同品种、不同销售方式来进行果品包装设计。对寒地苹果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打造省级知名品牌,成果展示及科技培训等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深入到各县区田间地头、种植园区,针对寒地苹果产业管理技术特点,开展寒地苹果冬季修剪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农业科技我先行”活动,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教学+观摩实训”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150名果农进行水果技术培训。三是提升良种水平。依托科研院所和本地龙头企业,在承德县嘉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泉市尚泽果品有限公司、围场强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建设3个苹果种苗基地,总面积500亩,提升良种供应能力12%以上。引进、选育鲁丽、密脆、九月奇迹、阿珍富士等12个苹果种质资源红南国梨、花盖梨、澳红梨等4个梨种质资源,山楂、杏、李子7种质资源,极大丰富了山地苹果的品种

四、多措并举助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确保市场供应为出发点,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优化蔬菜产业发展布局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98.86万亩,同比增长1.87%,蔬菜总产量达到376.85万吨,同比增长5.88%一是做好功能农业产业试验示范。按要求编制下发了《承德市2021年功能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功能农业产业试验示范。2021年全市完成功能农业示范基地24300亩、香菇20万袋,推动功能农业+“承德山水”品牌建设,引导和带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值发展。二是推进张承坝下设施蔬菜综合试验推广站建设。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蔬菜体系岗位专家和省体系专家合作,围绕优新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叶菜类无土栽培技术示范、蔬菜产品品牌打造、蔬菜生产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调研指导。引进示范甘蓝、菜花类优新品种10个、茄果类优新品种26个,引进示范水肥一体化施肥、覆膜机、红色棚膜等新成果设备3项;在平泉榆树林子镇开展7个越夏密刺黄瓜及120个黄瓜砧木的试验筛选工作;示范推广设施黄瓜省力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大处方”、“生防菌”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是加强蔬菜生产确保市场供应。立足我市蔬菜生产实际按照提高自给能力和保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蔬菜品种结构、生产规模。强化投入品监管,确保蔬菜产品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可靠。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全市特色产业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得益于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展群品园建设。一是布局产业带建设,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承载主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后,我们把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第一抓手,制定印发《承德市乡村振兴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带推进方案(2021-2023)》,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主要内容融入产业带建设,集中全市力量大力推进。五条带中有3条是特色产业(京沈高铁沿线“平泉香菇”产业示范带、滦河潮河流域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带、金山岭长城沿线优质果品产业示范带)。二是实施群品园工程,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体系。衔接省推进“群、园、品”工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启动实施“133”工程(培育10个特色产业集群、建设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30个高端精品),重点推进平泉食用菌、隆化肉牛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大贵口新水现代农业园区、双桥区农产品保供园区等3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体系,实现了规模化、体系化推进模式。三是建设规模化片区,推进特色产业数量质量并重发展。我们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以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为主要品种,以调优调精为导向,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成功打造千亩以上片区47个,其中万亩以上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区20个,5万亩以上示范片区5个。规模化片区的建立,为特色产业发展探索节约集约资源、标准化技术应用、社会化服务配套、扩大数量优势、引进精深加工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举全市之力,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承德农业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步伐,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承德力量。

 

2022622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