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2-31131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王海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地理条件,我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龙头培树方面,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举旗当帅,调强存量”的思路,扶持“双30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目前,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85家,其中省级105家,国家级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实现280亿元,带动32万户农户稳定增收,涌现出了露露、怡达、神栗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同时,按照“找帅当兵、调优增量”的思路,深化与首农集团、物美集团、天津食品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合作,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推进承德农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其中52个项目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目前,承德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项目、承德壹号食品有限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津垦牛羊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在品牌打造方面,以“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不断提高承德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有7大类、201家企业、1200多种单品入驻“承德山水”电商平台,在京津市场累计实现销售额86亿元。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已荣获“中国食用菌之乡”、“马铃薯之乡”、“板栗之乡”、“山楂之乡”、“国光苹果之乡”、“热河黄芩之乡”等称号,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3件,“两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390个。
当前,我市正处在由低质低效农业向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过程,如果沿袭旧观念、老办法,就会落伍于时代,陷入发展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将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端引领,继续深入实施“扶龙行动”,用“工业化理念、标准化手段、科技化水平、品牌化战略、市场化思维”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一)加大龙头培育,提升带动能力。一是建强龙头。以“双30强”龙头企业为重点,扶持壮大一批成长性好、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围绕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肉牛、肉羊等九大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全产业链的思路,形成一条条龙形经济产业集群,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上项目、创品牌、扩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壮大龙身。重点在滦河、潮河、武烈河、瀑河等流域以及“一号风景大道”等交通沿线,进一步扩大“一环六带”产业布局,全面建设“五个百万基地”,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由分散化、碎片化向规模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同时,坚持“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原则,加快高标准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科研+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拓展”的规模化发展格局。三是摆活龙尾。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整合现有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资源,推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市场共赢,带动千家万户闯市场、百姓共致富。
(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一是搞好产品延伸。重点抓好精深加工,开发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优选一批行业领先、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项目,综合运用信贷扶持、税费减免、品牌奖补等政策,精准施策、专项帮扶,持续补链延链,着力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二是打造三产融合新业态。深入实施“农业+”战略,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积极发展“农业+旅游”,推进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和后备箱经济,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三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主动顺应科技革命新趋势,积极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电商经济,加强与京东、淘宝等电商巨头合作,着力完善农村电商网络,构建绿色食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格局。
(三)叫响“承德山水”品牌,打开产品市场。以“承德山水”品牌为引领,进一步释放承德好山好水、天蓝地净的“生态红利”,坚持内联基地联万户、外拓市场创品牌,发挥运营平台“桥和船”的作用,进而实现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推动农业效益最大化。一是持续扩大规模。扩大“承德山水”基地规模和产品规模,重点发展林果、蔬菜、食用菌和小杂粮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把量做足、规模做大,确保能够规模供应。二是持续提升品质。完善绿色标准化生产、产品检验检测、二维码追溯、检索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入驻“承德山水”平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质量有保障”。三是持续深化合作。坚持“市场运作、强强联合”的思路,深化与首农集团、物美集团、北京供销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合作,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抢占京津消费市场。四是持续加强宣传。通过带货直播、新闻发布、产品展销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讲好“承德山水”品牌故事,全面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扩大开放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优。突出做好“三个引进”,即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科技,深化京承、津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对接合作,加快外源性优质要素向承德聚集,通过“嫁接式”引财、引智模式,使对方管理技术、资金优势、市场渠道与我市资源优势“叠加放大”,实现产业裂变式发展,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层级提升。
(五)落实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开发区创新发展提升能级五年倍增计划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推行“承德办事一次成”,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市县政府奖补资金等补贴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以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为载体,加强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增强企业家的发展意识,培育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群体。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22年6月22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