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贫困群体缺乏产业发展资金、缺少实用技术、离家不便等难题,平泉市探索建立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特派员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与带贫脱贫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产业扶贫“三零模式”,切实提升了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使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产业成为支撑市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该案例被列入科技部《2021可持续发展案例集》。
一、目的和意义
平泉市位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划定的燕山—太行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域总面积3296平方千米,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在区域条件上,平泉生态环境脆弱、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匮乏;在发展定位上,是京津冀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许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贫困群体上,深度贫困户往往存在家庭结构失调、健康状况差、劳动能力缺乏等问题,增加了产业发展和脱贫的难度和复杂性。平泉自2010年开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别是承德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利用低温干燥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不断探索依靠发展食用菌产业脱贫的路径,通过整合生产资源,配套政策措施,引导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探索形成了精准扶贫“三零模式”,解决了产业扶贫资金投入难、市场风险大、就近就地就业三大难题。
二、创新性举措
1.通过政府引导和园区带动,实现贫困户生产投入“零成本”
为破解贫困农民投入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难题,不断完善扶贫产业扶持政策,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依托,推动产业脱贫工作。2016年起,平泉市实行扶贫产业园区“普惠+特惠”扶持政策,调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性,吸引了森源、润隆、瀑河源、绿河、中润等2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帮扶和领建扶贫园区。在此基础上,采取财政补、园区赊、银行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贫困户零投入参与产业发展。“财政补”,即市财政给每个贫困户1.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给每个园区10-20万元的基础设施补贴,引导贫困户直接生产经营或入股经营,激励园区带动脱贫;“园区赊”,即园区先行向每个贫困户低价赊给2万菌棒及大棚等设备,待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后收回欠款,余款归贫困户所有;“银行借”,即市政府搭建“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平台,以无抵押、无担保形式向贫困户发放5万元银行贴息贷款,贴息全部由政府扶贫部门承担;“地入股”,即村里贫困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让农户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合作分股金、领养领种得现金、入园务工挣薪金。实现贫困户零投资、零成本开展生产经营。
2.通过强化技术支撑和构建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体,让贫困户产业经营“零风险”
在食用菌扶贫产业发展中,该市充分发挥产业扶持政策作用,不断加大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推广应用,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品牌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强化科研攻关,建成了国家食用菌产业研发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专业研究机构15个,研发出了“香菇四季出菇棚技术”、“菌炭热电肥联产”等食用菌行业国内领先的实用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对于培育菌种、制作菌棒等技术含量较高、风险较大的环节,由企业与食用菌产业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采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式进行生产;在生产管理环节,组织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免费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能力,成为“土专家”、“棚把式”等职业能手;在销售环节,全部由企业、合作社负责销售。同时,园区与贫困户签订《领养领种协议》,因不可抗力造成贫困户无收入或收入严重受损,由园区承担损失并按照正常员工标准付给贫困户工资,确保贫困户没有风险。
3.通过产业园区与美丽乡村同建,使贫困户务工就业“零距离”
为了让贫困户就近就业,解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产业项目和有儿有女但无能力赡养的“三无一有”深度贫困群体就业问题,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等措施,大力推动美丽乡村社区与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同建”,把扶贫产业建在贫困村附近,倡导企业园区低门槛、低成本等方式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三、主要成效
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扶贫的“三零”模式被评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范例”。2018年9月,平泉市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目前,平泉市累计建设扶贫产业园区120个,面积1万多亩,带动8000多个贫困家庭和1.8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实现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近1600人。
在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平泉“三零”模式推广到了承德各区县及周边地区,为承德乃至燕山-太行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整体性脱贫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零”模式涉及的领域也从最初的食用菌进一步拓展到设施蔬菜、林果、畜牧养殖乃至电子线束生产、活性炭工艺品加工等领域,使贫困群众从产业扶贫中广泛受益、直接受益、稳定受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