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2-31153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杨立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推动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为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总量少、收入来源结构不优、造血功能不强等问题,我们会同组织、财政部门实化增收举措,细化增收渠道,确定了到2022年底力争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60%以上的任务目标,重点采取三项举措。
一、注重统筹推动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持续用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定为各县(市、区)“一把手”工程,对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逐村建立台账, 抽调负责项目、产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业务骨干,成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年终乡村振兴考核重点,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抓落实的机制,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认真梳理国家、省各类政策、项目、资金,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倾斜。一方面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视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具体扶持的项目和规模。另一方面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农担资金、增信基金作用,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把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纳入乡村人才培训计划,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4000人以上。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推动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增长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发展能力,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二、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坚持“强带弱、富带贫”抱团发展理念,大力推广产业增收、入股增收、资源增收、服务增收“四增”模式,实现集体经济由弱变强。一是产业带动增收。结合全市设施蔬菜、食用菌、果品、肉牛、肉羊等特色主导产业,支持村集体建设蔬菜大棚、食用菌大棚、畜牧养殖场等,以出租出赁等形式实现增收。二是入股分红增收。大力推广“肖店”经验,将集体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款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三是资源盘活增收。围绕让集体利益“归仓”目标,以县(市、区)为单位持续开展农村集体承包合同清理规范工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扫清障碍、夯实基础。积极引导村集体对荒山、滩涂、林地等集体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和有效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四是发展服务增收。推广平泉市、围场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成功经验,鼓励村集体牵头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或创办、领办、参股农民合作社,通过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等农业生产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三、优化指导服务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
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为抓手,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一是完善带动机制。重点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订单收购等方式,将村集体归入经营链条,形成稳定的增收带动机制。二是创新发展机制。会同组织、财政部门全力抓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区创建,通过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带、强村带弱村、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等形式,实现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全面总结梳理各县(市、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经验,适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活动,不断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健全管理机制。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落实好集体经济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在村级“三资”、债权债务等方面,建章立制、规范运营,保障集体经济安全有效运行。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这一基础,凝聚组织、财政等部门合力,在政策措施、项目规划、品牌推广、产销对接等方面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市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局工作。
2022年5月19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