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2-25450 | 主题分类: 民政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郝宏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扶持,全力解决一老一小难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老一小”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切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一老一小”工作温度和厚度,老年人及儿童福利保障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医疗服务,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一是全力拓展为老服务功能。全市医养结合机构10家,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1家,所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率达100%。全市21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达75%;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设了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二是充分发挥签约服务作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等服务项目,优先为失能、重病、高龄、低收入等老人提供规范签约服务。三是深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市级远程医疗服务综合管理与运营平台已搭建完成,已与国家远程医疗中心、河北省远程医疗中心实现对接,与6家省内三级医院、5家省外三级医院实现了互联互通,可实时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育、培训等远程医疗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健全人才护理体系。一是强化职工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和引导养老保育服务机构、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育婴员、保育员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技艺研修、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实际需求,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二是抓好生活服务培训。根据各类就业重点群体的实际能力和需要,重点围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以及其他生活服务业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养老护理等生活服务类培训项目。2021年,全市开展养老保育培训2284人次,进一步提高养老保育护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三是加强培训基础建设。促进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采用集中办班与灵活办班相结合、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专项能力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养老护理保育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优化服务供给,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通知》《承德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2018-2020)》《关于建立社区和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承德市全面提升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遵循。二是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持续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民生工程,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不断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一方面以街道为单位,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到750平方米以上,具备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做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的末端网点和服务配送的支援网点,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托养服务。三是信息化稳步推进。积极应对“互联网+”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按照“集中建设、区域服务”的思路,依托中国电信承德分公司建设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线上、线下运营。采用市级搭建总平台,各县(市、区)分级接入使用的模式,完成市县两级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老年人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志愿者服务数据库,实时动态更新,实现“线上点单、线下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四是开展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确定滦平县为试点县开展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已建成以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中枢、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互助服务设施为基础的系统融合、分层分类、可持续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四)制定实施意见,健全托育服务体系。一是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工程。按照省卫健委《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标准》,2家省级托育试点已完成整改提升,全市托育床位数增加230个。二是印发实施意见。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要求,2019年12月25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承市政办【2019】10号),到2025年,我市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青年劳动力密集的用人单位,采取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形式,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或设施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并对社会开放普惠性托育。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和示范作用,确保城乡特困供养老人老有所养。全面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促进养老机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引导各养老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机构养老公众认知度。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不断提高养老机构对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改造提升养老机构康复护理能力,提升医养结合水平,鼓励、培育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参与星级评定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以落实省市民心工程为牵引,以推动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更多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需求。以机构养老为龙头拓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助餐助浴的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养老机构承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的运营管理,加快形成专业服务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格局。
(三)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围绕薪酬待遇、岗位设置、职级体系等,制定出台养老护理人员从业激励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校企合作”“校院合作”等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养老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四)提升养老服务科技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让养老服务信息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腿。依托承德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信息资源规划、管理和应用,完善养老机构、养老设施、从业人员服务项目、老年人基本信息等大数据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应用推广,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五)加快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如期实现市政府《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所提出到2025年工作目标,同时还要按照《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把发展普惠性托育工作落到实处。
下步工作,我市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着力解决养老托育领域突出问题,使“一老一小”有所养、有所学、有所医、有所乐的幸福目标日趋完善。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