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政府新闻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丰宁县——用心用情办实事,倾心倾力解难题切实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2-04-2915时44分 浏览次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承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落地见效,我们就“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系列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第十七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丰宁县--用心用情办实事,倾心倾力解难题 切实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我们邀请到丰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宇同志就丰宁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特色亮点进行发布;同时我们邀请丰宁满族自治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吕宗发;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徐昌华;丰宁满族自治县住建局副局长杨辉共同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答问。

  下面请丰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宇同志作发布: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丰宁县政府,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丰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县始终坚持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特别是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项事业。通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把为民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提高为群众办事效能,截至目前,组织开展服务群众活动551次,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85次,出台长效制度32个,出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20项,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511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610件。下面,就丰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工作成效、经验做法介绍如下:

  一、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办实事活动落到实处。

  为落细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前沿阵地作用,做到了“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5大方面、30小项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抓总体、分管领导抓具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分级管理架构;二是强化宣传推动。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民生工程,通过扩大知晓率来提高群众参与度。开展了民生需求大起底活动,各职能部门将大起底活动与日常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走村入户摸清群众“急难愁盼”;三是强化调度研究。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年交账”的调度机制。承办部门每周向分管县长报告工程进展,分管县长每月召开专题调度会议,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民生实事专报,对进展缓慢或存在问题的事项,采取专题调度和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有力推进。建立督导检查制度,抽调12名骨干力量,组成6个检查组,定期开展巡查检查。

  二、聚焦民之所盼,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为15个乡镇27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硬化道路63公里,有效改善了我县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实施县城亮化工程。投资885万元,对城区外环路及未实现亮化的城中村小街小巷进行路灯增设,有效解决县城区广大人民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问题,美化了城区夜间景色,降低了城区违法犯罪率,使城区夜间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谐;三是实施县城节点绿化项目,投资917万元,改造提升绿地4.75公顷,建设口袋公园8个,增加公共停车位890个,栽植各类高大乔木996株,有效缓解县城停车问题,同时满足百姓出行、休闲、游憩空间的需求,提升县城居民幸福指数。

  三、聚焦民之所想,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一是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投资3198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县城区直属公办园2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4所。目前全县建有直属公办园达到9所、乡村公办园192所、县城普惠性民办园12所、省级示范园13所。全县学前儿童三年毛入园率达91%、普惠率达87%,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目标。二是实施厕所改造工程。投资234万元,将县城区具备改造条件的12座旱厕改造成水冲公厕。同时在全县27个乡镇、开发区新建户厕5700座、公厕140座,有效解决群众如厕问题,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三是实施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通过县域医疗机构远程诊室建设项目,为3所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12所乡镇卫生院建设远程诊室,包括远程医疗业务的音视频交互终端、业务套装、网络安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工作,支撑远程会诊、教育培训等业务开展。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乡村一体化管理“十四统一”要求,对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365名乡村医生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基层医务人员全员培训,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方式,开展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应急演练等业务培训,加强对村卫生室“十须知”和疫情防控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熟练掌握相关业务。新购置核酸检测车1辆、负压救护车26辆,有效提升了我县医疗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实施农产品交易中心工程。为彻底改善县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局面,县政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1.8亿元,共同建设了丰宁农贸城,项目建成后极大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五是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对夕阳红老年公寓进行改造提升,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有标准房间128间,可满足260名老年人养老服务。引入社会专业机构经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填补了我县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空白,为全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聚焦民之所需,着力增强行政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投资9000万元,构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8个部门136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办理,实现群众“进一次门办所有事”。进一步加大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改革力度,以乡镇改革为契机,在27个乡镇(街道)成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同步赋权下放118项政务服务事项,启用“乡镇审批服务专用章”,建立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投诉受理、AB岗值守等管理制度。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站提升工程,在全县322个行政村(社区)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梳理明确了医疗、民政、计生等39项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及36项与民生相关的代办服务事项,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形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便民服务新局面,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咨询业务3.61万件次,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3万件;二是持续推进就业服务工作,提升群众收入水平。今年共举办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7次,参加招聘会人员3500余人,签订意向37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624个,岗位需求人数3260多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50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73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6%以内。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今年开展技能培训56期,培训中式烹调、中式面点、育婴护理、养老护理、美容美妆、种养殖六个工种3401人,累计培训人数达到2.7万人,其中2.2万人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切实提高了丰宁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三是完善信访体质机制,提升群众信访办理质量。成立了涉房、农业、劳资纠纷、涉法涉诉、涉军群体、生态环境、意识形态和文化旅游、国企改制8个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提升信访办理质量的意见》,全面压实信访部门的首接责任、相关部门的首办责任、领导干部的接访下访责任,和基层的属地责任,各乡镇和信访重点部门全部建立信访接待室,进一步提高来访接待工作效率,来访接待业务更加规范、工作责任更加明确,确保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县级领导公开接访462批3993人次,当场解答259批,交办203批,化解信访积案31件。真正做到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下一步,我县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学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有效结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形成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最后,我诚挚地邀请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多到丰宁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丰宁的乡土民情、了解丰宁的文化底蕴,宣传丰宁的优势资源,共同助推丰宁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王副县长的发布。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有问题的记者举手示意。

  • 新华网:在今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咱们丰宁在教育方面还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答: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之一。丰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人力、财力、项目上给予最大的倾斜和保障。

  刚才,我们王县长介绍了今年实施幼儿园工程全覆盖情况。粗略统计,丰宁十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58亿元,使学前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由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由全市落后步入全省第一方阵,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今年是投入最多的一年,县城新建了两所直属公办园,六幼和七幼。“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新建和配套小区划转3-8所公办园和普惠园,不断满足县城学前教育需求。  

  我县在大力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同时,努力在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和农民工职业培训上持续用力,全县呈现出各学段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职业教育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2014年起,我县就开始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和各类资金,在县职教中心筹建各类专业培训教室,在多个乡镇建起农技培训实习基地,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面向市场、面向职校学生开展四大类16个专业的职业培训工作,创建了省、市高度认可的“政府统筹,人社牵头,乡镇配合,职教中心负责培训、学员培训实行“五免一补”的“丰宁模式”。

  今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学员810人,六年累计培训农民工达3614人。这些农民学员通过农艺种植技术培训、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家政服务类培训、定向式、订单式、委培式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持证上岗,助力了全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今年累计投资4760万元,改善了中小学校30所办学条件,完善了各项功能和配套设施。为了实现规模优质小学与分散的教学点实现资源均衡配置,让每一所教学点孩子开齐开全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在两个中心校建立了双师课堂,与15个教学点实现了课堂教学互联互通,孩子们就近享受到好的教学资源。

  • 承德晚报:今年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以来,丰宁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有什么亮点?

  答:自全县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丰宁行政审批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我们按照“三个强化、实现三个一”的具体工作举措,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点发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实现“一站办理”。强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实行企业开办、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用工参保同步办,达到企业开办1日办;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大厅设立工程建设审批专区,实行审批手续一次性集中告知、集中施工图纸会审、集中勘查现场联合验收,最大限度地提高审批速度。政府投资类市政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9个工作日内,核准类、备案类、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类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33、31、14个工作日内办结;强化审批服务“百事通”改革。按照事项办理关联程度,将全县303个事项纳入“百事通”改革,在大厅实行分区办理,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部门即时互通共享,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真正让审批服务“一通百通”。

  二是强化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一网通办”。开展智慧城市质量提升工程,对全县26个网络信息平台、1390万余条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归集,实现互通共享;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冀时办”平台,实现98%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558项政务服务事项达到群众在家办事,“不见面审批”;依托“满意承德”平台,将医疗、教育、交通出行、旅游、水、电、气、暖等62个热点民生应用接入,实现掌上预约办理,真正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让服务更智能。

  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实现“办事一次成”。针对企业群众所需,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简化优化,共精简审批材料748个,涉及476项事项,压缩审批环节617个,涉及364项事项,实现审批流程最简;坚持能快则快,使980项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审批时限的74%,实现审批时限最短;坚持便民利民,为群众办事提供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代办、免休“双休日”不打烊服务和为企业实行“保姆式”帮办的“四免一帮”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节约办事资金约35万余元,实现审批服务最优。同时,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承诺制,在市场主体办理行政审批、招投标、市场准入等政务服务事项中,以“办事先查信用”方式,为诚信的办事企业和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政务用信加速办”。

  总之,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扎实实的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实际行动,让企业、群众在办事中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感受到县委、县政府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

  承德日报:您好,据了解丰宁县在2021年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工程、县城节点绿化、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请您对你单位承担的重点民生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答: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项目建设工作,本着“建设民生项目,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指导思想,精心谋划项目,严格过程管控,注重项目实效。县住建局立足本职、积极作为,承担的民心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2021年,我县对1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建筑面积9.32万平米、涉及824户、22 栋楼,项目概算投资3750万元,其中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地方财政配套的方式,解决90%的建设资金,其余10%采用居民自筹的形式,通过老旧小区居民缴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解决。项目自2021年5月开工建设,2021年11月中旬,全部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此次改造,由小区业委会牵头,充分征集小区居民改造意愿,参与制定改造方案,并将初设方案在小区内进行公示,依据小区居民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改造方案并实施。

  项目改造主要包括:屋面平改坡、防水维修、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安装智能楼宇门、充电桩、蓝牙闸道杆、铁艺大门、增设、施画停车位、微型消防站及消防通道标识、安装宣传栏、楼道粉刷、围墙粉刷并喷涂宣传彩绘、安装视频安防巡控系统、新建车棚、完善小区绿化、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等改造项目,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增设了疫情防控服务站。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城市建设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人民群众普遍满意。

  此外,我县投资2.96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潮河水质,维护了京津水源地生态安全。

  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县城雨污分流三期工程,新建排水管网11000米(其中雨水管网7500米,污水管网3500米)。完成县城主次道路路面翻新12万平米。完成既有污水管道疏通完成3.5万米。完成人行道翻新10万平米,路沿石更新修复2万米。完成道路标线4万平米,人行道无障碍安装3000米。完成旱河、排洪渠治理2500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投资917万元,新建、改造口袋公园8个,改造、提升绿地4.75公顷,在六小、一中、政法园区、天鸿街周边建设林荫停车场,增加林荫停车位890个, 路灯65盏,垃圾箱22个,栽植各类高大乔木996株。并因地制宜,安装了景墙、花架、景石、座椅等。服务功能、景观风貌进一步提升。

  上述民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城市建设水平,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今后,我局还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加强项目谋划跑办,着眼短板、弱项,持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