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1/2022-25622 主题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河北围场:造型松变成“摇钱树”
2022-04-20   17时35分 浏览次数: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坡字村一个小地名叫“两山头”的“木兰松”园艺景观栽种点,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钩机抓斗伸向了地面,两三下过后,一个一米见方的树垵已经成型。承德聚硕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振学正在指导钩机师傅挖树垵。


        “这棵油松造型奇特,备受青睐,价值1.5万元。我从2006年开始发展造型松产业,在北京建立530亩造型松基地,栽植1000棵。2013年在围场小锥子山村建立种苗基地,栽植造型松600棵。2016年开始出售。从2016年至今,我的造型松基地一共卖了900棵造型松,每棵平均卖到1.2万元左右。根据树形,一棵树一个价位。树形好的每棵卖过2万元的好价钱。”丁振学说,造型松华丽大转身,让普通的松树成为了群众致富路上的“摇钱树”。

在坡字村坡字中桥附近的景观栽种点,围场冰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员许鑫正在和工人一起建设“木兰松”园艺景观。

        “过去跟风种植,哪个好卖种哪个,但是市场饱和,苗木产业滞销,收入下降,群众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自从打造造型松后,我们开始在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专做造型景松这个品牌。今年从南高速口到棋盘山岔道口,一共建设29个景观点,初步设计在这些景观点一共栽植造型松321棵,其他乔木405棵、草坪25777平方米、花卉13924平方米。”围场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博涛说。

        走进承德聚硕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小锥子山村建立的造型松基地。一棵棵普通松树经过修剪、定型,摇身一变成为一棵棵“迎客松”“不老松”……

“从选树、挖树、栽树再到造景全过程进行跟踪培训,都有专业园林造型师现场指导。通过攀扎、修剪,对油松苗木进行整姿造型,增值数百倍。我们基地的造型师傅曾丽华、曾丽平,每个人年工资3万元。我们还从山东泰安取经学习,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丁振学说。

        “我在家门口赚钱,工资不拖欠,我从事造型松管护工作,年工资5万元。”在基地长期工作的村民王振国说。

        发展生态与经济并重,山绿与民富共赢,造型松基地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如何让百姓在苗木产业增收致富道路上把准市场脉搏,走好苗木产业二次创业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揭榜挂帅、乡局联动、部门协同”行动,鼓励企业主体、苗木经营户积极主动参加造型松大赛,构建种变苗、苗变木、木变树、树变景的全产业链增值体系,加快推动苗木产业由园林绿化向卖园艺服务、卖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打造“木兰松”品牌,提高单株苗木市场价格和竞争力。建立生态碳汇登记系统,搭建绿色生活指数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绿色苗木指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今年,举办“木兰松”园艺造型大赛系列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活动包括五大板块:微景观园艺大赛、造型松评比大赛、林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造型松技能实操比赛 、优选林木现场拍卖。

        通过邀请农林业相关协会及专家、林业经营公司、苗圃企业等围绕林草业高质量发展,造型松产业课题进行经验交流,案例分享、创造合作商机,为苗农企业答疑解惑,搭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五个活动板块的赛事和展览内容,全力打造 “木兰松”品牌,促进产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闯出一条造型松产业,绿色经济崛起之路。

        部门、乡镇认领地块,寻找园艺公司合作,打造以造型松为主题的园艺公园。通过广泛宣传、技能培训,增强群众培植“造型松”的热情和培植技巧,实现产值的翻倍增长,走好苗木产业二次创业路,助推乡村振兴新画卷。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