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近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安排部署明年1月份重点工作,推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2月29日,市大气办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市大气办副主任张自强同志,大气科、机动车科、监测科、预警中心、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执法支队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自治县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及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大气科对2023年1月份工作进行部署,结合近三年历史数据提出了7点工作建议:一是污染天气期间落实企业污染减排措施;二是实施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工作;三是强化站点热点高值消除工作;四是强化散煤复燃监管;五是强化野外用火监管;六是实施全域扬尘;七是加强餐饮油烟监管。
机动车科对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加强重点用车单位管理,加快推进门禁系统安装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机构和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监管。
市大气办副主任张自强同志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牢牢抓住1月份关键的时间节点,为2023年指标任务完成打好基础。对比今年情况,明年1季度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两个有,两个没有”的不利局面,开局之月非常关键。各县(市、区)要努力做到1月份全力争取多下降,2月份尽可能少反弹,3月份尽最大努力保持平。这样才会为完成2023年的目标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大家要尽快统一思想认识,在2023年1月份的工作的总体把握上,不要观望,不犹豫,要先知先觉先行,赢得主动,减少被动。二是以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的态度,务实有效的编制好明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要具体化,在治理措施上,要体现“对象、时间、区域、问题、措施、问责”6个精准,并体现问题“发现、交办、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要求。要把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京津冀联防联控以及全省后两个月集中攻坚行动中省、市交办的问题纳入到2023年的工作方案之中,包括各部门在管理存在的基础性问题,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三是一定要紧跟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督考问效机制。要按照省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督考问效机制,让分数和排名更能客观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状态和工作水平,要把重点工作完成、平时问题发生、发现、处置以及关键时刻的表现等情况纳入到考核之中,充分体现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做到“数儿”好,也要做到“事儿”少,督促各县(市、区)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