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产业技术研究院遵循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营、产学研共建的宗旨,以“产业急需,国内一流”为建设目标,以推动河北省山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己任,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区域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兴隆县将做大做强做优山楂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全面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全链条”利益链接机制,全县山楂栽培面积发展到近18万亩,覆盖289个行政村。全县山楂常年产量22万吨,认证绿色有机山楂基地面积2.3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
“2万多斤的山楂还没下树就被预订完了,5块钱一斤,保守估计今年也能收入10多万元。”南天门乡石庙子村村民于长国望着自家的山楂果园喜上眉梢。于长国经营山楂树近40年,期间经历了山楂价格的起起伏伏,终于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参加果树修剪技术培训、改良品种、科学施肥,找到了科学种植的法宝。如今,果农山楂品种多、品质优,并与企业、合作社、客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每年山楂还没下树都早早被预定出去。
河北(承德)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作用,全县遴选扶持了22家山楂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山楂购销合同,以每年高于市场价进行兜底收购,并同步引导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管理果树,“在此拉动下,山楂市场收购价格一路走高,2021年县内普通山楂价格高峰期每斤达到1.2元,优质山楂每斤达到5元以上,创下了10年来山楂价格的高点,带动群众增收1200余万元。”
兴隆县注重科技培训,举办农技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田间地头培训1000余场次。2017年6月,我县传统山楂栽培系统被原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副县长孟庆华说,“我们还对930余株山楂古树名木进行奖励性保护,培育推广‘雾灵红’‘秋金星’‘雾灵紫肉’等本地优良品种8个,保证兴隆山楂优质根脉永续传承。”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