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3/2021-28227 |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一、筑牢疫情“防护墙”。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商务系统防疫保供指挥部,制定防疫保供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二是明确防控要求。印发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贸领域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成立督导检查组指导大型商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安装测温门、入口测温、查验双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加强员工防护,做好卖场内通风消毒和巡查工作。三是加强核酸检测。督导全市大型商超做好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对于没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员工坚决不得上岗作业。组织市区14家大型商场、超市、农批市场7000余人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全力保障购物场所安全。
二、织密民生“保供网”。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对全市3家重点农批市场和2家重点商超的库存、销售等情况进行日监测、日报告,加强市场调控的前瞻性。二是做好线下保供。在全市确定60家应急保供企业和17家应急保供市场,依托城区宽广、百乐、福满家等商超门店,社区生鲜超市、便利店,农村电商服务站、村邮乐购等实行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网格化管理。三是做好线上保供。指导大型商超利用小宽到家、淘鲜达、掌上福满家等自有平台加大线上销售力度,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提升配送能力,扩大配送范围,形成城市农村、线上线下全覆盖的保供网络体系。
三、开通产销“直通车”。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为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保障物流畅通,给商贸企业注入稳供应保民生的“强心剂”。二是开展多方向、多渠道、多企业采购。鼓励产地直采、厂家直销的形式,指导大型农批市场、商超企业在巩固北京新发地、唐山玉田、赤峰凌源等周边货源地的同时,优化疏通山东寿光、辽宁朝阳以及云南、海南等南方市场,与本地及周边的种植、养殖、生产基地和企业对接,采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预付应急提货订金等市场化手段建立稳固可持续的供求关系和应急保供举措,每种商品与3—5家生产、供应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某些市场或企业供应发生问题时,相关民生商品能够稳定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三是加强应急储备。指导围场远通等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丰宁丰鑫等储备企业和承担应急保供职责的大型商超加大耐储蔬菜、肉类、粮油、方便食品、瓶装水等的储备。目前我市米面粮油的储备量能够满足一个月市场需求,蔬菜、方便面、瓶装水等能够满足3—7天市场需求。
四、搭建便民“连心桥”。一是启动疏通各类线上销售平台。鼓励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和大型商超自有线上平台,通过网上下单,最快一小时、最慢次日配送至小区,倡导无接触式购物,既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多样化的购物需求。二是开通惠民蔬菜站和直销车。在主城区各大社区便利店、妈妈驿站等合作设立惠民蔬菜站,如遇小区封闭,在小佟沟、世纪城、新居宅等无合适固定网点的小区开通蔬菜直销车,搭建起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的桥梁。三是推出生活包蔬菜包。针对居民基本需求,指导商超将热销生活必需品打包成“应急生活包”“平价蔬菜包”,如遇疫情封市,采取社区团购方式,实行“不见面”配送、“点对点”直供,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实,“米袋子”扛得更稳,吃下防疫保供的“定心丸”。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