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孙涛,实习生于重)今年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1163”工作思路,即:坚持深化改革这一主线,统筹疫情防控这一关键,全面抓好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重点人群健康、中医药传承、信息化建设、健康促进等六项重点工作,强化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保障,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医改一条主线。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公立医院管理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医联体建设,选派214名医师进驻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帮扶,今年以来,市级远程医疗中心完成影像诊断3167例,累计培训2250人次。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市康养医院进入建安工程施工,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这一关键。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十个方面30项具体措施,强化“四个责任”,组织进行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抓好旅游季疫情防控。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全市设接种点310个,配备接种台720个,日接种能力20.2万人。截至6月9日,我市已完成省定目标的第一剂次疫苗接种任务。共完成241.83万人首剂新冠疫苗接种。截至7月6日,我市本地已完成第二剂疫苗接种211.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量的100%。
全面抓好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重点人群健康、中医药传承、信息化建设、健康促进等六项重点工作。全市203所乡镇卫生院对2470个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全市3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不包括军队医院)与51家京津医疗卫生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群众就医费用进一步降低,市外转诊率连续大幅下降,医院满意度明显提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提升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疫苗冷链、基层疫情防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完善医疗急救体系,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在中心城区设立3个120急救站,由市120指挥中心统一管理、调度,做好辖区患者的医疗急救工作。聚焦“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启动“智慧助老”行动。启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已完成。3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数据上传和交换,建立健康档案304万份;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专网覆盖率100%,村卫生室专网覆盖率达46%。实施健康河北·承德行动,确定双滦区、平泉市、承德县为首批健康行动示范创建单位。双滦区、滦平县被评为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区),丰宁满族自治县、平泉市启动创建工作,全市已创建健康促进医院8所。持续开展卫生创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0个、卫生村121个。持续开展卫生健康帮扶,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保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党史·讲好承德卫生健康故事”系列活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实施人才强医工程,注重医学高层次和领军人才培养。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素质教育,引导医务人员不忘初心,做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守门人”。着力加强机关文化和卫生健康文化建设。弘扬新时代卫生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营造尊医重卫社会氛围。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医务工作者修医德、行仁术,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贴心人”。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