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0/2021-27828 |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对承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77号建议的答复
曾淑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7658人,大部分都分布在经济困难的乡镇。留守儿童中大多数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个别由近亲属监护,其中大部分都在本乡镇所属学校上学,也有部分留守儿童属于寄宿制学生。
二、工作开展
(一)印发通知,明确职责分工
一是印发了《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强化职责、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二是印发了《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承德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承德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的通知》,建立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
(二)动态管理,抓好监护责任落实
以各乡镇(街道)为主体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信息,建立了翔实完备的信息台账,将儿童的基本信息、就学状况、家庭及监护人情况等信息逐一录入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系统”中,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库,做到动态管理。我市235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儿童福利督导员,2645个村(居)委会明确了儿童主任,定期走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情况。对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督促和指导其选择具备较强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亲属、朋友担任受委托监护人,并指导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委托监护责任;对失学辍学、无户籍等农村留守儿童第一时间向公安、教育部门通报;对家庭贫困或自身残疾的困境儿童及时告知或协助申请相关保障政策;对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的落实强制报告责任。
(三)注重实效,强化民政救助帮扶责任
各县区民政部门发挥牵头兜底作用,加大力度开展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救助帮扶工作。一是开展基本生活保障帮扶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留守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因突发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临时困难的给予临时生活救助或医疗救助;对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或重残、服刑的、双方重残或服刑的、一方失踪、另一方重残或服刑的符合孤儿保障条件的留守困境儿童,纳入到孤儿保障范围;指导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时接收安置公安机关护送来的留守困境儿童,做好临时照料工作,并根据儿童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抚慰等服务。二是开展社会关爱帮扶活动。承德市民政局依托市儿童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公益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暨“阳光成长”讲座,学习雷锋志愿者活动、传统节日由“我”传递等系列爱心公益活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儿童成长计划”活动,共组织 12期300多名困境留守儿童参加,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不断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各县区民政部门也经常走访困境留守儿童家庭,为其带去米、面、油、棉大衣、棉被褥、书包文具等生活学习物资,让孩子们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三是注重心理辅导。承德市社区心理援助中心入驻儿保中心。儿童保护中心拥有心理综合疏导室,定期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每周三为儿保中心心理疏导开放日,为来中心的未成年人免费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每年组织夏令营和公益活动10余次,开拓孩子视野,提高心理素质,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接通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3号键可直通儿保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老师为受助人答疑解惑。
(四)组织培训,抓好监护责任落实
承德市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职能培训全部培训完成,参加培训的人员覆盖全部县(市、区),共计2908人参加培训,其中参加培训的儿童督导员共235人,儿童主任2673人。培训特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学肖伯玲副教授、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三级心理咨询师李放老师以及市儿童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立红担任培训讲师,围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意义、工作支撑系统(政策与工作系统解读)、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儿童需求识别与服务送递、儿童伤害与常见心理问题辅导、困境留守儿童保护工作流程等相关内容展开培训。
(五)加强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村务公开栏、悬挂条幅、粉刷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和关爱行动中的好人好事,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父母自觉履行监护责任;教育部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学校的一项指标,各学校也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部门不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司法部门走村入户进学校,进行法律宣传;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困境留守儿童宣传工作,共同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1.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需要村(居)落实专人负责,但现阶段基层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工作力量相对薄弱。
2.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主体意识亟待加强。大多数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困难而是情感缺失,在情感关爱方面父母的作用其他人难以有效替代。
3. 无固定资金保障。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缺乏固定的资金来源,仅依靠社会资助及非确定性来源难以保证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长期持续发展,给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带来不确定性。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形成合力,把实现和维护好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坚持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参与、突出重点,形成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养老、孝老、敬老的农村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