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8/2021-28051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市城市管理局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城管工作简报第三期
2021-04-01   14时59分 浏览次数:

建章立制  强化督导  把关评估

市城管局全力推动我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绿色社区是绿色生活的重要内容。创建绿色社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的具体落实,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今年省市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和省级深化改革事项。按照任务安排,今年我市将创建完成50个绿色社区。作为牵头部门,市城管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绿色社区创建列为今年城管系统的1号工程来抓,亲自安排部署、直接协调调度。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正在我市轰轰烈烈开展。

建章立制,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借助城市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强化指挥部“大脑”作用,统筹全市创建工作;二是出台一系列文件,搭建创建工作“骨架”。先后制定并印发了《承德市绿色社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承德市绿色社区创建评分标准(试行)》《关于绿色社区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全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三是明晰部门任务,延伸创建工作“手脚”,形成部门合力。涉及的13个市直部门,以结果为导向,抓好各自领域内的创建任务,定期汇总,共同推进。

强化督导,抓好行动落实。工作的成败,关键看行动。为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市城管局协调市住建、市民政、市消防、市公安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督导组,定期开展现场督导。近期,第一次联合督导顺利完成。针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市城管局梳理出“12247”即细化完善1个具体工作方案,建立2项基本工作机制(县级协调联动议事机制和自评初验机制),抓好2项基础工作(一社区一档案和 “四进”宣传),填报4套档案表格,落实7项创建指标督导重点,指导县区完善具体工作。

把关评估,守好最终环节。工作的结果,最终看效果。市级评估验收就是创建工作的最终环节。市城管局研究制定了市级评估验收程序,把4项否决指标作为评估验收的重点事项抓好审核,严把标准关和验收关,切实提高创建水平,扩大创建影响,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优质人居环境。

下一步,市城管局还将健全完善旬调度、月排名通报机制,让创建工作排名落后的县区“红脸出汗”;继续深化绿色社区创建的宣传,让绿色社区创建人人知晓,争取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创建中来。(综合科编辑)

 

丰宁县超前建成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项目

 

丰宁县城管局积极督导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目前,丰宁县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厂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市第一个建成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年可处置建筑固体废弃物100万吨,年产再生骨料60万吨,再生塑性料20万吨,再生预拌混凝土10万方,无机料80万吨、古建筑配件1000万件,新型建筑砖1亿块,新增就业岗位60多个。(丰宁县城管局提供素材)

【工作简讯】

市城管局开展户外广告牌匾专项整治。近期,市城管局开展户外广告牌匾专项整治,拆除墙体贴字、门窗招贴、店外灯箱、破旧条幅等违规户外广告300余处,处理群众举报20余起,有效引导户外广告的有序设置。(广告亮化科提供素材)

 

市城管局开展“城区春季环境卫生大扫除、城市道路扬尘治

理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行动”。从3月15日开始,市城管局组织全市城管(环卫)部门开展了“城区春季环境卫生大扫除、城市道路扬尘治理和渣土运输专项整治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出动15000人次、各类车辆1610台次,已清理卫生死角50余处;洗城面积达到5790万平方米。全市11家渣土运输企业共计68辆渣土车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达到了密闭运输要求;对其他从事渣土运输的个人车辆也规范了市场准入机制、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环境卫生管理科提供素材)

【经验交流】

双滦区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具体举措,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双滦区始终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抓手,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三举措四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双滦特色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三项举措”打造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双滦区秀水街道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输送机、平安、锦绣城、万和城、宝鼎、福溪帝苑、欢乐江山7个社区,现有居民小区27个,其中住宅楼461栋、平房91座,涵盖2.4万户。2020年5月我区正式启动秀水街道辖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于年底代表承德市接受省生活垃圾分类评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广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立起来。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宣传手册,组织街道社区、小区物业开展分类培训会议;通过挂横幅、设展板、发资料、LED显示屏字幕播放等方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进家庭。累计印发放2万余份垃圾分类宣传单,张贴3300余张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条幅和《河北省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条幅120余条。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二是强示范,让垃圾分类氛围浓起来。注重发挥模范示范带动作用,以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青年团体等群体为切入点,借助党员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广泛发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社区管理网格在27个小区设立网格员,不断织密管理网格,组建在职党员和热心群众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和宣传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主责、居民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重基础,让垃圾分类习惯竖起来。截至目前双滦区已配备厨余垃圾收集车5辆、其他垃圾压缩车17辆、有害垃圾收集车2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技术规范》,投资64.5万元建设45.5㎡有害垃圾暂存间一处。城区道路两侧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500余个。在秀水街区设立垃圾分类垃圾箱325组、户用脚踏式分类垃圾桶1000个。投资678.6万元,建设并运行垃圾分类监督体系,由第三方服务企业对秀水街道辖区范围内27个小区逐一进行入户宣传,发放垃圾分类投放二维码,配备80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监督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同时已将秀水街道7个社区共2.4万户居民信息录入系统,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二)“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0年双滦区扎实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出台了《双滦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开展。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区委宣传部、区城管局联合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暨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并邀请中国城乡垃圾分类展览中心专业讲师授课,同时通过发放分类宣传册、张贴分类标语、学习垃圾分类常识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氛围,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达100%。三是规范设施配置,强化分类投放。按照四分类标准,设置投放、存储场所,张贴醒目标识,建立台账。各公共机构基本做到每个办公室配置一只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每个楼层至少配置一组垃圾分类容器,每个单位至少设置一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尽量做到容器配置规范、员工投放方便、保洁收运便捷。四是突出一项特色,扎实有序推进。以市场化服务的形式,配备厨余垃圾收集车对我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及主城区餐饮行业的厨余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并直运至市环能热电进行处理,2020年度累计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600余吨。

二、主要成效

群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初步形成,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逐步扩大。通过各类分类宣传、培训及发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明显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总体上有了很大提升,全年共有7个社区,27个小区,2.4万居民接受分类宣传,参与分类培训和活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区督考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教体局、卫健局等部门与街道积极配合,通过学校、物业公司等单位从行业内进行督促,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初显成效,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下一步举措

双滦区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的工作理念,组织实施双滦区社区垃圾分类及垃圾收运精细管理系统项目,依托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互补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数字化平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的高效关联和配套衔接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双滦区城管局供稿)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