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孙丰陈琦嘉
图为志愿者正在社区老年食堂为老人服务。本网记者陈琦嘉摄
在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门口右侧,一处红底黄字的标语非常引人注目:“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曾全程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徐佳杰介绍。
老有所养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国之大事”。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养老服务开展考察调研。
徐佳杰说:“总书记提出社区要满足老人多方面需求。我们就是要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探索创新基层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社区养老服务做得更精更细更实,让社区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
如她所说,9月6日,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食堂成立并开始运营。
记者采访时,正值午餐时间,社区里的老人纷纷前来就餐,85岁的郝桂凤老人也走进食堂。
“这儿的饭菜合口味,吃得舒坦。”郝桂凤说,老伴有病需要经常上医院做透析,子女工作忙,不指望他们来照顾。以前,自己常为买菜、做饭犯难,现在有了老年食堂可方便了,每天中午和晚上饭都在这里解决。
更让郝桂凤感到暖心的是,社区老年食堂还安排了志愿者免费送餐上门,“下雨天出门怕摔跤,打个电话,热乎饭菜就送到了。”
“考虑到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老人,食堂每天特意会做低糖、低脂的营养套餐。居家养老中心还制定了订餐及送餐的服务流程,简单易懂,方便老年人操作。”徐佳杰介绍,辖区常住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失能半失能人员用餐享受成本价;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用餐享受市场价的半价;离休、优抚、低保和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用餐免费。
刚成立3个月的社区老年食堂已经接待了5773人次就餐。食堂里一面锦旗写着“敬老爱老对老人关怀备至菜香饭香老人享美味佳肴”。
“现在,像社区老年食堂一样受欢迎的,还有社区组建的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徐佳杰说,“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走后的第二天,三位60多岁的阿姨找到我,要求加入老年志愿者服务队。”
为推动解决一些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滨河社区2019年3月就成立了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
“这种志愿服务是一种互助性养老模式。”徐佳杰介绍,具体来说,就是低龄老人为社区高龄老者提供志愿服务,服务时长储存在社区的“时间银行”里。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再用这些储存的“时间”进行兑换,享受服务,即“今天为别人服务,明天免费享受服务”。
80岁独居老人赵桂芹就是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受益者。志愿者们经常上门帮她擦地、做饭,和她聊天说话。“有了志愿者的帮助,虽然我一个人住,但过得特别踏实,再也不觉得时间难捱了。”赵桂芹感动地说。
“现在滨河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了65人。”徐佳杰说,如今,社区里居民家庭内部有纠纷、邻里之间有矛盾、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老人生活不方便……大事小情,志愿者都会迅速赶到,及时给予解决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激发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积极性,我们正在研究细化志愿者服务机制,按照特长、意愿等情况,对老年志愿者进行登记归类,便于组织他们开展力所能及、尽其所长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让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吸引吸纳更多老年人加入这支队伍。”徐佳杰对今后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发展充满信心。
“总书记对适老化设施很感兴趣,参观了社区适老化改造展示间,还询问了补贴政策、设施安装情况。”徐佳杰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滨河社区为老年人专门设计适老化改造方案,目前,已对62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徐佳杰介绍,针对有需求的老人,通过安装马桶助力架、如厕沐浴轮椅、扶手、助浴神器等适老化设施,为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与方便,反响极好。
“现在,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品质显著提高。”徐佳杰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滨河社区,我们更感到责任重大。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踏踏实实扎根社区,像小陀螺一样,把养老服务做得更精更实更细;像小棉袄一样,把养老服务做得更贴心、更暖心,让辖区更多的老年人实现‘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这一美好愿景。”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