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52/2021-30343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21年,承德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以规范气象行政行为为重点,气象法治意识得到强化,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完成了2021年度依法行政考核指标。按照《2021年度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考核实施细则》,认真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气象法治建设的领导
将气象法治建设专项考核工作纳入承德市气象局2021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承德市气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每季度、重要节点召开会议研究气象法治工作。党组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报送年度述法报告,并将年度气象法治建设工作报告通过政府网站公示。
二、加强气象法律制度建设
按市政府和省局相关要求,梳理、修改和完善有关规范
性文件,并将修订气象规范性文件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计划,通过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经政府审核公开,4月份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5月份承德市人民政府印发《承德市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河北省气象局外聘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聘请法律顾问,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三、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
制定学法教育培训宣传计划,并实施。制作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宣传展板、宣传单等宣传产品,录制宣传短片,利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周等有利时机通过现场宣传,结合部门网站和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制定《承德市气象局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办法》、《承德市气象局普法责任清单》,深入监管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举办2021年度承德气象行政执法培训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四、履行政务服务职能
(一)依法开展行政许可。根据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全面规范气象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许可流程。厘清气象行政权力,及时更新并公布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认知度。规范政务窗口服务,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及时修订并公示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以及监督电话。严格气象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完善行政审批台账,规范各项行政审批。办理防雷装置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事项9件。全年无申请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和升放气球资质认定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检查了解,承德市场多采用支杆式空气球。全年无避免危害探测环境审批事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均按时办结,按时通过行政审批系统上报。未发生投诉。
(二)优化服务。
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有关要求,制作《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资质告知承诺书》并更新服务指南。
向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发放防雷安全生产明白卡。制定《承德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定期报送制度》《承德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告知书》,要求重点单位签订《履行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并收集备案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定期检测报告、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和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积极配合省局对检测机构开展检测质量考核和信用评价工作。
制定《承德市气象局双重预防机制推进方案》,编印《承德市雷电灾害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指南》,并组织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工作。目前承德市辖区内共有116家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其中易燃易爆或存有危险品的场所111家,旅游景点(国家文物重点单位)5家。按照省局市局关于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全覆盖的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开展防雷安全监管工作。
依申请及时开展雷电灾害鉴定服务,如实填报雷电灾害信息统计系统。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承德市气象局印发监管责任清单,将执法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科室。按时制定并落实《承德市气象部门行政执法公示实施办法》、《承德市气象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承德市重大气象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和《承德市气象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承德市气象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三项制度”、“五个清单”、“四项文本”,报市法制办审核后,在政府网站公示。将气象三项制度、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有关信息通过省局、市政府、“双公示”、“互联网+监管”、河北省行政执法公示等平台进行依法公示,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二)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活动
制定2021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依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开展雷电防护、气象设施及探测环境、发布传播气象信息、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人工影响天气等五类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对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防雷检测资质单位、人影作业队伍、传播气象信息单位、放球资质企业建立了监管数据库,加强事中事后管理。
制定印发《2021年承德市气象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承德市气象局“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市局针对防雷安全、人影、气象观测业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资料使用、气象灾害防御开展了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依法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公示气象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等有关信息,同时将相关信息纳入承德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科室之间开展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市、县开展加油站“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达到了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效果。市、县局独自开展或与消防、应急管理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达到了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效果。
(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承德市双滦鑫天源乙炔气体工贸有限公司防雷装置经检测不合格,且未按责令整改期限完成整改”立案并处罚。
六、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市局党组认真落实中国局和省局党组关于“加快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承德市气象局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开展各层面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考试。全市气象部门执法人员按时参加司法局组织的全市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市气象局举办2021年度气象行政执法培训班,市、县局气象执法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市县两级80%以上的法规、业务、监审岗位参公管理人员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动态更新执法人员信息库,并通过政府网站公示,完善执法支队运行机制,明确市气象执法支队2名专职执法人员。
(二)提高防雷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将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信息,执法检查等行政监管结果信息,及时录入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要求推广应用河北省气象行政服务管理平台。为做好防雷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三)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自2017年开始,防雷安全工作已纳入承德市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名录库,实行定期更新、通过政府网站公布。
七、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
对现行有效的气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逐项梳理,细化河北省气象标准体系框架,更新标准执行清单并在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按要求制定2021-2025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清单。积极组织学习各相关标准,安排业务人员参加标准编制培训班。报送标准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积极组织气象相关标准预研究,今年申报地方标准2项。
八、依法行政工作中好的做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承德市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微信群,加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负责人,下发检查通知、接收自查报告、现场照片等,便于沟通和管理。采用“实地+书面”相结合,实地检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90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9个,共查出防雷安全隐患26处;109家防雷重点单位完成书面自查,自查出防雷安全隐患的共计5家。通过实地抽查和书面自查的方式,实现了防雷重点单位检查全覆盖,发现的防雷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并且在微信群中,发送重要天气预报、雷电预警信息及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提高企业防雷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雷电灾害事故发生。
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机结合的机制,提升监管效能,缓解监管力量不足矛盾,将116家防雷重点单位根据信用等级划分为A(低风险)、B(中风险)和C(高风险)三个等级,其中A级74家,B级34家,C级8家,在接下来的防雷监管中,将根据级别区别管理。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气象标准的申报工作还有待加强。今年我局申报地方标准2个(冬季集中供暖气象服务规范、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规范),其中只有1个被批准立项。
(二)基层执法队伍和能力不足。承德市局重新调整执法队伍,明确专职人员、经费和车辆开展执法检查,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县局人员少、且人员交叉混岗严重,日常事务性工作及气象业务服务已经占去较大精力,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活动当中已经明显的表现出力不从心,很难满足社会管理的要求。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学习相关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