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2021-12-14   11时26分 浏览次数:

提升林业发展质量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本网讯(记者林海娇)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保护优先、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富民功能,推动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积极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595.4万亩,有林地面积478万亩,天然林公益林面积达到410.6万亩,禁伐面积达90%以上,林木蓄积量15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指出,“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动国有林场改革,提升森林质量、资源保护、生态产品供给,我市正在制定《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实施方案》,正式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全面推动全市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防控,筑牢京津绿色生态屏障。我市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技防物防人防措施,完善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隔离带等林火阻隔系统,强化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提升设施装备和物资储备,提高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联防联控水平,坚决阻断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蔓延,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提升质量,推动国有林场绿色可持续发展。抢抓丰宁、隆化、滦平3县林管处列为全省森林经营试点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试点,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扩大近自然经营范围,持续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打造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功能完备、效益递增的森林经营示范样板,带动全市民营森林经营。


挖潜生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加强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开展碳汇计量监测,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计量体系、监测评估标准,科学评估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充分利用省降碳产品生态价值平台,探索国家层面碳汇交易途径,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今年9月,全省首批降碳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暨系列合作签约仪式上,我市御道口、于营子、狮子沟3个试点林场分别与唐山市的港陆钢铁、荣信钢铁、经安钢铁签订了降碳产品生态价值实现协议,交易量27.34万吨,交易价格每吨44.36元,总交易额1212.80万元。


升级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利用林场丰富的景观资源,有序发展森林休闲、体验、康养和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探索推广林苗、林药、林花、林禽、林蜂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发展壮大林下采集业,努力打造一批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