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1-30009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1862号建议的答复
2021-11-29   15时41分 浏览次数:

翟志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冀教基〔2017〕11号)精神,承德市教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服务能力,从2018年开始,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率先于全省在市、县城区中小学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工作,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将课后延时服务列入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为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呼声,2018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列入“十大民心工程”“20件民心实事”跟踪督办;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做好工作提供了遵循。课后服务工作启动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指导工作。20185月,市长常丽虹率队赴市实验小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市十六中学调研指导,要求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好,为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试点先行,逐步展开,确保课后延时服务稳步推进

我市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最早是在2007秋季先行在市第十六中学试点,当时是有692个孩子参与课后服务22个社团为后期全面推开积累了经验。

2018年春季,市政府将课后延时服务列入到我市的十大民心工程,率先在中心城区,也就是双桥双滦高新区推开。

4月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承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承教政体〔2018〕28号)先后组织完成了多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摸底工作,并多次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特别是市中心城区教育部门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调配、场地布置、内容设置等工作开展情况。当时参与的学校是22所,一共涉及的学生12.3万人。

2018年秋季我们在全市中心城区开展的基础上,在全市各县区范围内逐步推开,要求有条件的县区县城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11月,在市第十六中学召开了全市课后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三所直属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当时参与的学校数是70所中小学,涉及的学生数18.8万人,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课后服务工作的规范安全开展。

2019年3月承德市教育局又印发了《关于继续做好课后延时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承教政体〔2019〕10号)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特别是市中心城区教育部门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调配、场地布置等准备工作

截止到2019年底(2020年受疫情影响基本未开展),我市的中心城区及县城参与延时服务的学生将近10万人,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3:30难题。

三、多方保障,部门协作,建立课后服务长效机制

做好课后服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参与。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的作用。201811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三部门联合下发了《承德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坚决做到“六个严禁”,避免变相补课、“搭车”有偿服务等行为,从政策方面为全市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经费保障方面,建立学生免费享受服务财政全额买单制度。市财政局年初安排了专项预算经费,各也都年初安排了专项经费开展此项工作。由学校按每生每小时1元、基准天数280天计算课后服务经费,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定,报送本级财政部门列入下一年度预算。参加课后服务教师的补贴列入教师绩效工资管理,由学校统筹发放,按不超过绩效工资指导线的1.1倍原则予以保障。

四、学生至上,服务多元,努力提高课后服务社会满意度

课后服务工作整体遵循统筹协调、学校主体、自愿公益、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实施。一是需求为主、自愿原则课后服务主要面向有服务需求的学生,家庭自愿选择是否参与、学生自主选择科目、家长自由选择服务时间。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学校下发“课后服务协议”,由家长自愿决定是否参与。二是服务多元,弹性化管理。学校向学生征集服务内容,结合师资优势、学校特点、场地等实际情况与社团活动相融合设置服务项目,以德育美育、体育活动、手工实践、传统文化等为主,让学生自主“点餐”,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丰宁县将满族舞蹈、满语社团等“非遗项目”引入课后服务,引来国际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代表团考察,获得认可和好评。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自主决定申请退出服务,只需向学校备案,还可以提前接走孩子。三是规范管理,保障安全课后服务工作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在“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突出看护功能,因校制宜、“一校一案”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校组建服务班,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措施,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服务时间还不能完全缓解接送难的问题,师资力量来源单一且缺乏有效的补充,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家长需求。今年,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把民心实事办得更实更好,真正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下一步将重点从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教育部门责任,探索课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督导检查,规范课后服务行为,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方面,引导各学校打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二是进一步规范管理,对照新文件新要求,市教育局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度中小学生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又再次明确要求三是统筹各类资源,推动各持续做好此项工作,引导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发挥作用,推动民心实事办得更实更好,真正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

 

承德市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9日

 

领导签发:郭士刚

联系人及电话:于洪波       0314-2051358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