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1-29998 |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刘德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承德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京津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区位条件独特、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集、承载条件良好等比较优势。目前,我市依托资源优势,以风能、光伏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较快,清洁能源产业被列为我市“3+3”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产业之一。承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我市清洁能源种类多样、资源富集,具有发展复合型清洁能源的绝对优势。我市70米高年平均风速在5.5m/s-9m/s之间,风功率200W/ m2 -560W/m2;太阳总辐射量多年平均在4600~6000MJ/m2之间,年日照小时数平均为2753小时,属于“资源很丰富区”和“资源丰富区”;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和多个地形地质、水资源条件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场址,多年平均水资源年总量为37.013亿立方米;全年各类生物质资源总量为862.1万吨,每年用于能源方面的生物质可获得量为377.3万吨;地热田已发现12处,地下热水日可采量达1.2亿立方米。可以说,我市清洁能源发展潜力极大,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于资源富集地区,具备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全市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产业实力明显提升,已成功步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截至2020年底,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达到754.2万千瓦,去年发电量达到132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和总发电量的80.6%和61.7%。华润、国电投、大唐国际、远景能源、特变电工等20多家央企及业内领军企业相继在我市布局。
二、认真落实提案有关措施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资源潜力、终端消费、产业基础、产能结合等,对全市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考虑,细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目标,及时跟踪国家相关政策完善顶层设计。修订完善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落地规划,完善电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承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优化发展途径,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高标准的指导。结合《“十四五”电网规划报告》,编制了“十四五”电网规划落地指导意见,围绕“新基建”、电动汽车、储能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从“能源互联网”的角度开展相关工作。
(二)推动新能源电力制度创新。以氢能、抽水蓄能、大数据中心、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为契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投资局域智能电网建设。通过多能互补、智能调度的形式,实现对终端用户直接供电。争取跨市能源合作机制,开展跨省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扩大新能源跨区域中长期和现货交易。深入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大局,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能源。
(三)推动清洁能源既有装备制造水平提升。以建设风、光、水“三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为依托,坚持“发、储、用、造”四位一体发展理念,深化产业链条。积极培育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制氢设备、核电仪器仪表、燃气轮机和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落地, 扶持一批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大数据+储能”等能源互联网项目,逐步构建产业间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实现多个产业的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吸引全产业链投资主体、引进京津区域高端能源装备项目落户承德,壮大能源装备整体实力。加大钒储能技术研发力度,把储能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利用集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充分挖掘电网系统调峰潜力,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新能源上网,完成保障性收购电量任务。发电、输出电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持续增加新能源外送电量,积极利用过境特高压工程,搭送存量富余电力,畅通直供电渠道,多渠道促进新能源规模送出。努力推动绿色电力向京津地区消纳。
(五)重点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结合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优化产业布局,适度发展风电,重点发展光电,深度挖潜水电,积极开发核电、生物质、地热、油页岩等能源,加快推进三个千万千瓦级基地建设。邀请能源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搭建起优质平台,为承德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言献策。探索创新清洁能源发展模式、重点聚焦光伏、风电、水电、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新能源发电与消纳、储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清洁供暖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立足于保障能源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助力全市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动坚强可靠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安全惠民服务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生产应用体系;不断加强示范引领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智慧高效产业互济的新型现代能源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增加1200万千瓦。二是推进能源电力制度创新,建立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消纳的电力管理体系,以及电、热、气的联合调度、管理机制。研究推动氢能、清洁能源供暖、储电、储热的市场推广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三是以氢能、抽水蓄能、大数据中心、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为契机,鼓励多能互补、智能调度的形式,实现对终端用户直接供电。四是建立健全与京津区域能源协同对接机制,建立与京津能源主管部门对话机制,积极探索能源发展新路径,争取跨市能源合作机制,深入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大局,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能源。
承德市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9日
领导签发:李晋宇
联系人及电话:于洪波 0314-2051358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
厅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