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24/2022-24654 | 主题分类: 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发布机构: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省人大黄智冬代表的《关于把握高铁时代机遇谱写绿色发展篇章》我单位已收悉,其意见高屋建瓴,对我市在高铁时代下文旅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经过我局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认真讨论后,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我市文化旅游产业2021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全市建设“三区一城”整体定位和“1266”发展战略,突出建党百年主线,抢抓高铁开通新机遇,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统领,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着力点,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基础服务水平,夯实全域旅游建设基础。
1、加快建设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承德市旅游集散中心、高铁南站旅游服务中心、避暑山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在主城区开通并运行智慧化、主题化、个性化旅游公交专线,市区形成连接高铁站、重要景区、主要宾馆酒店等区域的旅游公交线路。推动开通连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和金山岭长城2家国家5A级景区公交线路,主城区城市交通系统公交标识、报站系统国际化,做到中英文对照。
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全市自驾车营地、露营地建设。提升星级饭店、高端民宿、农家乐、牧家乐床位数量和品质,大幅度提升过夜游客接待人数。推动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特色小镇、旅游型乡村引进文化演艺项目,大力开展文化进景区、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提升文化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1、实施“旅游资源文化赋能”战略。实施“旅游资源文化赋能”融合发展工程,构建集皇家、长城、冰雪、温泉、特色美食、森林草原、红色文化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大力发展森林草原、皇家温泉、燕山山水、长城人家等康养旅游片区,打造生态旅游产品;依托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承德市冰上运动中心、元宝山滑雪场,打造冬季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重点村建设,推广“首旅寒舍”“梨花公社”等品牌,引进一批高档乡村民宿品牌,打造特色化、产业化、亮点化民宿产业链条。
2、实施“多元文化联动”战略。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满族皇家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和馆藏文物资源,加快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的融合发展,融入承德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时尚元素,引导文创企业挖掘开发体现承德特色的文旅产品,持续打造“承德好礼”文创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业发展。通过创意联动,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与文旅业的联动发展,强化文化产业的赋能效应,进一步提升各产业的附加值。
三、坚持品牌营销,加强文旅市场开拓力度
突出生态、皇家、民族特色,采用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1、品牌推广。围绕“夜经济”“后备箱工程”,实施“避暑山庄之夜”水平提升工程,继续打造提升《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努力把《梦入避暑山庄》《承德剧场—演艺之夜》打造为我市演艺亮点,丰富“夜游承德”内容。重点推出“避暑山庄皇家冰雪季”“承德好礼”皇家年货节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景区”等“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不断增强旅游景区活力,提升承德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线路打造。以皇家文化、温泉康养、红色景点、山水风光资源为依托,推出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以市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景区和县区知名景区为依托,地接旅行社启动小团组个性化旅游服务,推出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董存瑞纪念馆—塞罕坝红色线路,力争进入文旅部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线路,谋划制定“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戏雪”贯穿四季的30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增强承德旅游吸引力。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研究吸纳黄智冬代表在建议中的意见,加大皇家温泉康养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打造新产品、编排新线路,推动承德文旅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