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1-30124 | 主题分类: 环境保护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
文件编号: 〔2021〕-18 | 有 效 性: 有效 |
各县(市、区)、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承德市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做好九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承德市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做好九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践行“两山”理论,高质量抓好“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把我市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总目标,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两区建设政治责任,立足我市区位、生态优势及生态补偿既有工作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为契机,抢抓国、省政策机遇,着力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把我市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承德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摸清承德自然资源底数
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方法,定期对承德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进行核算,精准评估生态资源资产,及时摸清我市各类生态资源底数,打牢生态保护补偿基础。(牵头市领导:陆文龙;总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林草局、市发改委)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明确各类自然资源实物量变化情况;开展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年报工作,全面掌握每年各类矿产资源年度动用量;编制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面准确反映我市自然资产实物量,上述工作按年度开展。此外,按照上级统一安排,积极探索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工作。
(二)争取设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
任务要求:强化“生态就是经济”意识,抢抓“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及“碳达峰、碳中和”契机,总结巩固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经验,争取国家、省批准在我市设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完成我市10个林场固碳量的核准,加快推进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努力实现我市年均28.45亿立方米水资源量、236.4万吨碳汇量等各类资源最大价值。(牵头市领导:崔万峰;总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林草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落实《承德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机制,加大与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沟通对接力度,争取更多支持;2021年底前建立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完成至少一笔森林固碳量交易;2022年6月底前编制《承德市生态产品目录》;2022年底前建立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出台《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标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成立“塞罕坝—京津冀生态论坛”(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2023年启动非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试行考核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2025年完成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施目标。
(三)争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任务要求:重点推动签订第二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第三轮引滦入津上下游生态补偿协议,促进与唐山建立滦河流域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争取将滦、潮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建成长效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牵头市领导:崔万峰;总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水务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2021年10月底前再次与北京市就补偿协议进行沟通,合理提出我市诉求。2021年底前完成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第二轮协议签订。协调省生态环境厅尽快启动引滦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第三期协议谈判工作。积极通过多途径向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全国人大、政协及省有关部门提出相关诉求,推进横向补偿机制长效化、法制化,合理提高补偿标准。2021年10月底前,完成《河北省内滦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初稿的起草工作,2021年11月底前,与唐山市及省直对口部门主动对接,争取与唐山市尽快达成共识,与省直对口部门加快顶层设计,推进协议签订。
(四)争取第二轮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试点
任务要求:在巩固提升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主动跑办,积极争列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轮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争取更多资金向我市倾斜。(牵头市领导:卢健;总牵头部门:市财政局;配合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部署、财政协调组织、部门对口负责、县区推动落实”的总体思路,市财政总协调,负责组织、调度等全面工作,具体项目由市直各部门负总责。2021年11月初,明确申报范围和方向,出台市级项目申报指南。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分行业指导县(市、区)对口设计、申报项目。高水平包装项目,体现多要素、突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整体性,打磨有特色、有亮点项目,为争取工作筑牢基础。二是加大跑办力度。各部门都要明确专人负责与国家、省负责有关人员保持紧密联系沟通,随时掌握上级部门工作动态。2021年10月底前,市直各部门与省直对口部门主动对接,先行取得省级层面支持,力争省级财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三部门达成共识,将承德作为“十四五”期间第二轮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代表河北省参加国家公开竞争答辩。特别是国家自然资源部牵头负责此项目申报具体组织和技术审核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抓紧对上跑办,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在国家、省组织竞争性公开答辩时,能顺利通过审核。三是加快形成项目申报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出发点,紧扣国家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突出我市生态优势和“两区”建设责任,以切实筑牢京津生态屏障为目标,2021年12月30日前编制完成我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按时限报省、国家。四是2022年2月10日前组织有关专家,撰写答辩词,准备答辩有关材料,确保国家2022年2月份的公开竞争顺利通过。
(五)争取中央“两区”建设专项转移支付
任务要求:积极争取国家设立“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专项补助。(牵头市领导:卢健;总牵头部门:市财政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总结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掘梳理建立“两区”专项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可行性、迫切性,打好地域牌、老乡牌、感情牌,争取中央、省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将完成好工作任务和争取资金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作实绩赢得国家、省的更大信任和更大支持。2021年10月中旬,向省政府进行书面请示,恳请推动设立国家、省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专项转移支付。2021年10月底前,赴省财政厅专题汇报争取,2021年12月底前,赴财政部资环司和预算司跑办争取。另外,利用国家、省开召开“两会”的机遇,通过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等方式,明确牵头人,积极向上呼吁、建议。
(六)争取公益林天然林抚育试点
任务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将集体和个人公益林天然林纳入抚育试点,争取更多补偿资金,不断提高公益林天然林林分质量。(牵头市领导:崔万峰;总牵头部门:市林业和草原局)
落实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指导隆化县编制公益林天然林抚育试点作业设计,组织专家论证、审批,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管,保障按设计施工,确保质量标准,达到预期试点效果。2022年,将隆化县20000亩集体公益林天然林抚育纳入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在开展公益林天然林抚育试点基础上,扩大规模,加快推进,逐步提高全市公益林天然林林分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效能。
(七)争取碳达峰、碳中和奖补
任务要求:结合我市生态优势,积极争取中央对优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给予专项补助。(牵头市领导:卢健;总牵头部门:市发改委;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2021年12月中旬前,完成承德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研究服务项目招标工作,加快政策体系研究。待国家、省出台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后,尽快编制《承德市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承德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赴省和国家发改委跑办,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将承德列为优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地区。编制承德市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待国家启动试点相关工作后,积极争取国家将承德列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在财税等方面争取专项支持。
(八)争取水利项目补助
任务要求:争取更多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同时,加大蓄水工程、引调水工程建设力度,指导相关县(市、区)加快推进估算总投资27.91亿元的老亮子和西庙2座中型水库和喇嘛山、六里坪2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适时争列国家相关规划。积极争取滦、潮河水量分配指标,为流域上下游水权交易打下基础。(牵头市领导:崔万峰;总牵头部门:市水务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一是紧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中“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编制,2021年8月份送审稿中,已纳入我市8县水土流失治理7668.18平方公里,总投资690137万元。下一步继续关注规划进展,尽可能争取项目列进规划。二是以城市上游水源水库建设为核心,指导相关县(市、区)有序开展水库建设规划前期工作,为未来争列国家或省级水库建设规划奠定基础,待相关水库建设规划启动后及时对接跑办、报送相关资料,争取纳入相关规划。三是积极争取滦、潮河水量分配指标。积极把握机遇采取跑办对接,全力争取水量分配指标。同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超过承载力的县(市、区),鼓励通过水权交易解决新增取水需求。通过对各行业分水和取水的严格把控,进一步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限制过度分配初始水权,鼓励取水权人在节约使用水资源基础上有偿转让取水权,为流域上下游水权交易打下基础。2021年10月底前,赴海河水利委员会和省水利厅争取相关事项政策和资金支持。
(九)争取生态保护红线要素补偿
任务要求:充分利用好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比例全省最高这一因素,积极向国家和省申请生态保护红线要素补偿。(牵头市领导:陆文龙;总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落实举措及时间节点:按国、省统一时间要求,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积极向省自然资源厅对口跑办,打好生态红线占比高的优势牌,争取红线补偿。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承德地处京津上风上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肩负着为首都涵水源、阻沙源和构筑京津冀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今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市视察、调研,先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凸显了我市作为首都生态“护城河”的重要地位。要把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振精神,把九项重点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健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深化生态保护补偿九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全面推进九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明确责任,提速推进。按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每项工作由一名副市长牵头,一个市直部门具体牵头跑办,各牵头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深入研究政策,认真总结优势,制定各自领域工作推进方案,强化工作落实。对每项工作建立推进台账,每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和成效。市政府督查室将九项工作列入督查内容,强化考核问效。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盯紧不落实的人、抓住不落实的环节,严肃问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尽早取得突破性进展,尽早取得实质性成果。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9日印发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