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好“三部曲”考出精气神
2021-01-20   09时10分 浏览次数:

——隆化县推行“234”工作模式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


“尚贤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按照中共承德市委整体推进干部工作“五个体系”建设、建立“督考问用四位一体”工作落实机制要求,隆化县委研究制定了《隆化县乡科级干部政治素质评价办法》,旗帜鲜明地将“政治上强不强、敢不敢扛硬事”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首要指标,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进一步健全了政治素质评价体系,为干部政治素质“精准画像”,并通过系统化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真正将对党忠诚、政治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日前,隆化县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高度肯定,被收入干部考核典型案例集。


在风雷激荡中挺立潮头,在勇毅笃行中写就华章。


回首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的隆化,经济社会发展却一路高歌,全年财政收入11.4亿元,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增长18.3%,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展望未来发展,在刚刚闭幕的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上,隆化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勾勒出一张建设“新时代美丽幸福新隆化”的宏伟蓝图。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无疑是推动隆化过去和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怎样考核选拔干部,重用什么样的干部,是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什么样的干部算是好干部?近年来,隆化县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的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首要关口,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研究制定了《隆化县乡科级干部政治素质评价办法》,推行“234”工作模式,把政治素质过硬、敢作为、能作为的干部识别出来、选拔上来、使用起来,把政治素质疲软、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甄别出来、剔除出去,为答好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命题,选配了一批政治坚定、勇于担当、作风硬朗的干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好干部标准深入人心,推荐考察办法不断改进,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隆化县激活了选人用人这一池春水。


考什么?给干部政治素质“精准画像”


——制定双向指标,让政治考核标准具象、量化,使考评内容更精细、更具体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承德市副市长、隆化县委书记陆文龙说:“政治素质是干部的‘第一素养’,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基石’,必须摆在第一位,练好‘基本功’,因此选人用人必须严格政治标准。”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不搞选择性执行”……在提拔考察隆化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树学时,参加测评干部都收到了《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表》,上面详细列出正向指标25个项目,并设有“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评价等次。与“正向”相对的,还有包含“政治觉悟不高,政治立场不坚定,违反政治原则”等20项“反向”指标,同样设定“问题较严重、有些问题、没问题、不了解”等4项评价意见。这张表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任树学工作中的政治表现。


政治表现是衡量好干部的首要标准,但如何发挥政治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却一直是组织工作的难点。从对政治表现进行具象化、提升考察考核可操作性等出发,隆化对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进行了破题。


“过去政治素质考察,从考察形式到考察环节多是一带而过,缺乏有效抓手。”隆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柴文成说,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不严格、走过场,导致一些基层干部不注重自身政治素质提升,片面认为讲政治只是高级干部的事,有意无意中放松了自我要求,也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近年来,隆化县考察干部时,对政治标准原有的过于笼统、空泛化等问题进行了突破,准确把握政治标准的具体内涵,明确政治标准可感知、可衡量的基本刻度,把干部政治表现与履职实际、作风表现、道德品行相结合,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五项政治素质考核内容设定“正反向”考核指标,赋予量化、数字化的评分权重,建立一套明确的、可量化的标准,准确给干部政治素质“画像”。


“以前谈到讲政治,我们干部觉得离得远,也很空泛,甚至简单认为只要不乱说话就是讲政治。”唐三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繁隆结合自身工作说,现在有了详细清单,让大家时时对照,对自身工作有了更严格的要求。2020年刚到任,孟繁隆就积极投入到唐三营镇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决夺取双胜利、脱贫攻坚等重点难点工作中,“过去面对复杂的工作,往往退一退、等一等,现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变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同样是2020年到任的任树学对此也深有感触,政治素质考察规范、严谨后,“对政治标准的考察内容进行细化具体化,不仅让我知道了政治表现要考什么,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平时提升自身政治能力的具体要求。”


“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就是要让政治素质标准具体、鲜明,使政治素质考察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真正考准考实干部忠诚度,提升干部政治素质。”柴文成说。


怎么考?“自己评”“大家测”“组织考”


——施行“三法结合”,让考察方式由单角度向多维度转变,使考评形式更系统、更全面


考察识别干部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抓在经常,才能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评价识别干部。


隆化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省级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答好、不容闪失的政治答卷、历史答卷。


2019年,刚任职不久的隆化团县委书记白洋,就抓住天津市津南区对口帮扶隆化的有利条件,带领隆化团县委联合津南区团区委积极开展“微心愿”活动。活动的开展,使公益助学实现了常态化和长期化,不仅让贫困学生们圆了自己微小的心愿,也让津承结对帮扶有了更有效且可持续的方式,从而推动教育扶贫从“扶智”向“扶志”的深度转变。


“隆化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651人,做好这个群体的扶志工作,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提升其所在家庭脱贫的内生动力,更能杜绝贫困的代际传播。”白洋说。


在团县委2019年度政治素质考核大会上,包括白洋在内的团县委班子成员进行政治素质自评。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政治上忠诚可靠、工作业务熟练,白洋是一名优秀干部。”


这些足以反映白洋的政治素质吗?隆化县委组织部给出的答案是:不够。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隆化县委组织部发现,政治素质很难通过一时的外在表现精准识别,也难以通过单一的干部档案、现实表现材料等记录精准研判,需全面综合分析,才能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准考实。


“政治素质是干部从政履职所有素质结构中的核心与关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在考察干部时全方位、多维度把关。因此,我们结合年度考核,综合实施了‘自己评’‘大家测’‘组织考’三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干部政治表现。”柴文成说。


像白洋一样的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考核会上得到的评价只是“自己评”的结果,其后还要以民主测评形式开展“大家测”,以《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表》为载体,测评人员对被考核干部如实进行评价,从而依托正向测评得分结果掌握总体表现,依托反向测评情况发现具体问题,同时对参加测评人员开展个别访谈,对照其所填写的测评表,座谈了解正向测评扣分原因和反向测评反馈问题具体表现,全面掌握干部政治素质情况。最后,还要以结果核实形式做好“组织考”,借力县领导和全体组工干部“联系包保调研制度”,定期到干部所在岗位开展实地走访核实,一线掌握其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能力,近距离发现其政治素质存在问题和不足,为年度考核测评结果提供精准佐证。


“新到这个岗位时,本以为岗位熟悉期间工作强度不会很大,但全方位、经常性、多维度的政治素质考核督促我们自我加压、尽快适应。”白洋说,“考察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要求我们要敢担当、有作为。”


如何用?在干部“选用管育”各个环节兑现奖惩


——划分“四等档次”,对干部政治表现分别对待,让识人导向更清晰、更鲜明


2019年10月,香港仁善扶贫基金会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分红活动暨帮扶项目续约仪式在隆化县郭家屯镇举行。该基金会出资200万元,在郭家屯镇资助了博超、康顺两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带动50个贫困家庭在发展肉牛养殖中实现脱贫。


看着眼前热烈的分红仪式场面,康顺养牛合作社法人代表吴秀霞激动地说:“合作社能得到资助,能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刘杰副镇长功不可没。”


吴秀霞所说的郭家屯镇副镇长刘杰,曾先后担任过韩麻营镇便民服务站副站长、偏坡营乡纪委书记等职务。2019年3月调整到郭家屯镇任副镇长,迅速扛起工作责任,担起担子,积极参与了香港仁善基金会200万元入股镇域合作社发展养牛产业项目,从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推动效果。同时,刘杰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在推动全镇15个贫困村、1987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中做出了大量工作,脱贫质量得到各级领导肯定。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坚守一线28天,亲力亲为做好入户排查、隔离点盯防等工作,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


干部的每一份付出和努力,组织部门都看在眼里,记在档案中。刘杰因政治过硬、工作出色,2020年被推荐任职郭家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重在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政治过硬的干部大胆使用起来,把政治不过关的干部坚决拿下去,让“政治标准成为选人用人的硬杠杠”。


隆化县坚持把干部考核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配强领导班子、提升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对政治素质考察成果运用中,把干部政治素质考核结果按评分划为4个档次:对正向测评得分为90分及以上且反向测评无问题的干部,在评先评优、提拔选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正向测评得分为70分及以上但不足90分或反向测评存在轻微问题的干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对象,不影响其选用、评优、表彰、嘉奖等程序,但要提出下一步提高政治素质的努力方向,持续加强思想引导和党性锤炼,及时咬耳扯袖;对正向测评得分为60—70分或反向测评中有明显问题的干部,要重点了解、分析原因,启动提醒谈话、诫勉或函询等程序,责令进行书面剖析并限期整改;对正向测评得分不足60分或反向测评中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区分不同情形,采取调岗、转非、免职等方式及时处理。


“现在明显感受到考察带来的变化。”柴文成说,2019年来,隆化县委将13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的优秀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跟踪培养管理,对101名政治修养较好、基层经验丰富,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举办18期轮训班培训教育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对13名政治素质表现较差干部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全县上下的政治氛围更浓了,政治生态更好了,抓改革促发展的精气神更足了。”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几年来,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隆化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选拔任用更加科学,管理监督更加严格,切实把堪当时代重任的好干部培养起来、发现出来、使用起来,为实现“新时代美丽幸福新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网记者 孙丰 通讯员 马新宇 李继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