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给创新工作室“吃小灶”鼓励创新创造
2020-07-18   10时51分 浏览次数:

对20家市级重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补助经费25万元

 

本网讯(记者孙丰,通讯员张瑞云)为认真落实好《承德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职工技能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鼓励和支持一线技术工人广泛开展创新创造,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近日,市总工会研究决定,对20家市级重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别补助经费2万元或1万元,共补助经费25万元。


据介绍,此次经费补助范围是:已命名的全市市级创新工作室中创建标准合格、机制健全规范、创新成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每个县(市、区)总工会、高新区总工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总工会和直属工会择优上报1个,产业工会上报4-5个,由市总工会根据创建情况,综合确定经费补助名单和数额;各县(市、区)总工会、高新区总工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总工会和直属工会也可按照《承德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职工技能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自行择优对所属的省、市级创新工作室进行创建经费补助,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不少于3个,直属工会不少于1个。


据了解,补助的经费严格按照工会财务管理办法使用,主要用于所需图书资料、必需的工作设备、创新专利申请和维护、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补助资金由市总工会按程序拨付,基层工会负责监督指导补助资金的使用;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按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市总工会财务部和经审办将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管。


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部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对重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经费补助,是针对当前创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的重要措施,力争补齐短板,从政策层面为创建提供扶持和保障。下一步,市总工会还将深度挖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典型事迹,搭建创新工作室先进典型交流展示平台,着眼于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联合创新工作室,推动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同时扶持和引导创新工作室从职工创新向专家与职工联合创新转化,从分散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化,从班组创新向专业融合创新转化,从纵向创新向纵横全方位创新转化。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