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承德山水”和“承德好礼”品牌助推“后备箱经济”发展
文化夜市魅力无限
本网讯(记者 张楠 娄丽双 通讯员 史立业)随着夜幕降临,绚烂多彩的灯光长廊亮起,碧峰门大街成了一条十里的灯光长龙,与避暑山庄宫墙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夜游、夜宴、夜饮、夜购,夜经济强势崛起之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借力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将其融入夜经济之中,打造独特的碧峰门文化夜市,丰富游客和市民生活。
7月14日晚,记者在避暑山庄碧峰门民俗文化街看到,灯光长廊夜景亮化工程基本完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正在有序布展,而在道路一侧的碧峰门民俗文化园区里,品美食、觅古玩、闲暇遛弯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为夜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加快夜经济发展步伐,我市各部门树牢“一盘棋”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夜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精品工程,以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消费业态的创新培育、宜居宜业宜游功能的丰富完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我市着力打造“一核一带三个精品片区”,该园区被列为“一个精品片区”中五个示范项目之一,主题定位为“碧峰门文化夜市”。碧峰门文化夜市以文化产业为主,以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为辅,除了原有的文化产业外,该园区利用毗邻避暑山庄的地理优势,汇集承德非遗传承人及专家团队,结合现代化的推广和销售手段,重点打造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这也成为了碧峰门文化夜市的一大亮点。在展示中心里,承德特色产品展示销售区、承德非遗特色演艺区、非遗特色美食区正在精心布展,其中包括滕氏布糊画、姜氏桦皮画以及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特色名吃等项目,汇集了全市100余项非遗产品,为游客及市民提供集“展示、演出、教育、研学”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体验空间,打响“承德山水”和“承德好礼”品牌,助推“后备箱经济”发展。
碧峰门文化夜市将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环境优美、文化品位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夜经济载体,营造高品质夜间消费环境,形成新的业态多元。据避暑山庄碧峰门民俗文化园区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优质的夜市环境,园区内正在进行综合整治,灯光长廊夜景亮化工程的25道拱门灯笼全部维修完成,并对街区路面、楼梯立面进行了修整维护,对主要标识标牌进行了更新,为夜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政府导向,争取把文化夜市搞得红红火火,让园区亮起来、火起来,助力承德夜经济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