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12/2020-24556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三月份全市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面对疫情防控和减税降费的双重压力,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财政收支管控力度,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财政运行趋紧。
一、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0683万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29.2%,同比下降3.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2352万元,同比下降23.3%,同比短收6163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7.7%;非税收入完成148331万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4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17341万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25%,同比增长14.7%(其中,八项重点支出完成664291万元,同比增长11.3%)。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2516万元,同比下降10.7%;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72204万元,同比增长1.3倍。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财政收入进度虽达到序时,但依然负增长。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的基础上,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分析研判、积极主动作为,以四个“两手抓”措施为重点(即:一是坚持税收和非税两手抓,二是坚持依法征缴与金融扶持两手抓,三是坚持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增效两手抓,四是坚持保一季度和保全年两手抓),加大组织收入力度。3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完成16.7亿元,累计完成35.1亿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29.2%,超出时序进度4.2个百分点,但依然呈现负增长。
(二)区域间收入不平衡。3月份,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完成13.2亿元,累计实现30.3亿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27.8%,同比下降11.9%。从进度分析,除营子区(22.7%)、双桥区(21.3%)、双滦区(13.8%)外,其余县市区均达到了时序,较快的围场县超过了40%,滦平县、兴隆县、隆化县和平泉市超过了30%。从增幅分析,“八增四降”,隆化县增幅最高,达到了12%;平泉市、围场县、承德县超过了5%;而双滦区、营子区、双桥区和开发区为负增长,分别下降57.3%、35.8%、26.8%、25.7%。
(三)税收收入降幅进一步扩大。一季度,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0.2亿元,同比下降23.3%,降幅较上月扩大6.9个百分点,较一月份扩大13.5个百分点。分税种看,仅资源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保持增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下降26.3%、29.5%和24.7%;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房产税等五个地方税种降幅均在25%以上。税收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二是去年大规模减税政策翘尾,造成减收;三是去年同期有部分上年缓税收入入库,抬高了基数。
(四)非税收入发挥较强支撑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强化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加大国有资产变现处置、收费清缴和土地挂牌交易、“两金”收入计提增加等工作力度,切实做到能清则清、应收尽收。一季度,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4.8亿元,同比增收4.7亿元,增长47.1%,拉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个百分点。分项目看,“五增一降”。其中,增幅较大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收3.6亿元,增长1.3倍;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收0.9亿元,增长49.3%;罚没收入增收0.3亿元,增长16.7%。
(五)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立足“三保”,从年初预算编制入手,积极发挥预算绩效、绩效评价作用,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支付流程,突出预算单位的执行主体地位,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财政部门积极调度,预算单位加快项目支出和重点支出进度,实现支出进度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7亿元,占全年预算目标的25%,同比增长14.7%。分级次看,市本级支出21.1亿元,同比增长了38.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3.7个百分点;县市区支出80.6亿元,同比增长9.7%。分重点支出项目看,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完成支出2亿元、12.9亿元、1.9亿元、3.6亿元9.1亿元和11.9亿元,同比增支14.2亿元,各项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了有力保障。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根据一季度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综合研判,主要受疫情的影响,加之国家、省先后出台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我市面临的财政收入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保疫情防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脱贫攻坚等刚性支出与日俱增,导致全市收支矛盾空前。下一步,各级财税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加强财经形势的分析研判,落实工作举措,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确保各级财政预算平稳执行。
一是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应对疫情冲击,力促经济平稳增长。瞄准国家投资方向,抓住政府债券安排特点,用足用好政府债券政策,加快债券项目谋划、准备和推进,使债券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尽快形成有效投资。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应对疫情的各项财税政策措施,发挥好减税、降费、贴息、担保等政策效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支持帮扶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二是全面加强收入组织调度,坚持依法应收尽收,全方位多渠道挖潜增收。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对税源进行全面排查,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全方位挖潜增收,多渠道弥补减收。要积极采取电子报税方式,促进企业依法按时缴纳税款;同时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税收评估和税收稽查,引入第三方参与土地增值税清算,着力堵漏增收。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创新征管手段,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千方百计弥补减收。强化对县市区工作督导,督促其加强收入分析,开展税源排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力争完成全年收入目标。
三是全面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展开。进一步落实加快支出进度长效机制,实施部门支出进度承诺制、通报考核制,压实部门支出主体责任。加快上级补助资金下达,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实施单位。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
四是全面加强财政运行监控,有效管控基层财政风险,确保各级财政平稳运行。全面落实县级“三保”要求,强化“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和执行监控,严格落实“月报告”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确保人员工资、民生政策按时足额落实到位。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地区补助力度,努力缓解县市区平衡压力。加强对县市区运行的动态监控,及时分析掌握疫情对基层收支的影响,指导县市区制定风险防控化解方案,加强库款调度,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