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47/2020-22768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市供销社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承德市供销合作社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收官之年,做好今年供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找准工作定位,深刻领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精神,落实省供销社“十项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完成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拓展服务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完成综合改革目标任务
(一)拾遗补缺改革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冀发[2015]23号)和冀政〔2014〕87号文件精神,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开展全面自评自查,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对已经完成的要巩固提升,复制推广,对还没有完成的要明确责任,对账销号,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二)总结宣传改革经验。积极总结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认真梳理和宣传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综合改革工作成果。积极向主流媒体、市委改革办、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办报送经验性文章和重要工作动态,传播供销合作社声音,讲好供销合作社故事。
二、持续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健全为农服务网络
(三)规范联合社治理机制。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全面推广昌黎经验,健全“三会”制度,规范提升全系统215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各项服务功能,以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深化推动联合社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让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作用,使联合社真正成为与农民联系紧密、为农服务功能完备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各县(市、区)力争9月底前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四季度前适时召开全市社员代表大会。
(四)扩大基层组织发展路径。一是大力领办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用农民合作社改造传统基层社,利用“两社融合”模式,打造“承德县—宽城”省基层组织示范片区,两年内将示范片区打造成为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的基层组织示范带;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供销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农民社员主体、自主经营实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经济实力强、服务能力强的基层社标杆社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加强省、市、县三级开放办社力度,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与合作,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为入社企业提供网络营销、产品推介、品牌培育、融资增信、融资担保、有机农产品认定等具体合作与服务,增强入社企业发展合作信心。四是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利用供销系统政银企户保、农村产权交易、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等职能,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入社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优势、供销合作社组织优势、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担保平台作用,共同合作创新发展。带动农民开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
(五)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基层网络优势,通过开发闲置资产、与大型企业开展综合合作、争取政策支持等办法搭建为农服务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一店式、一站式、一键式”服务。以丰宁县为试点与省商贸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对接县委县政府,推广“定州模式”,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政府的公共资源优势和供销社的经营服务优势相结合,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以县综合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结合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与宽广集团合作,协调地方政府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打通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六)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理顺社企关系,健全出资人管理制度,改进社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落实理事会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落实监事会社有资产监督职责,防止社有资产流失、提高监督效能、实现社有企业和资产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监管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020年每个县打造基层示范社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每个县加入县级开放办社企业5家,全市供销系统加入省级开放办社企业2家。各县都要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资产管理中心(供销集团)。
三、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七)规范“政银企户保”金融平台运行。严格落实全国总社关于合作金融违规行为“四个严禁”红线要求,严禁与供销合作社无实质产权关系的各类组织以供销社名义开展资金融通业务,严禁无政府监管部门许可开展业务,严禁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向不特定对象吸纳、调剂资金,严禁偏离主业违规对外高息揽储、放贷。进一步规范全市“政银企户保”平台运营,完成乡、村级金融服务站(点)“五有”化打造工程,加大对网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为主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构建防控金融风险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整顿超范围担保业务,把扶贫小额信贷和“政银企户保”产业发展贷款进行明确区分,在做好支农、支贫的同时,工作重心逐渐由金融扶贫转向金融支农、助农,推动全市“政银企户保”平台提质增效,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和潜质的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助推承德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八)抓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和省供销总社关于将社有资产处置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决定精神,推动全市所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建设项目业务,30%以上交易机构开展社有资产交易业务,实现标准化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覆盖率50%,构建起制度健全、体系完整、管理规范、业务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政府农权交易监管办职能作用,督导各县(市、区)政府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施办法》,推动农权交易监管办与农业农村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内部建立监督制约体制。
(九)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和市区30家平价蔬菜直营店与农民专业社的对接力度和范围,打造市场直连“田间地头”的直销、直购体系,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产销脱节等问题。大力支持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力度,把产业园打造成为我省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南菜北运”、“南果北运”的蓄水池、中转站。抓住国家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和省社加快农产品产购销基地建设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现代化的城乡物流网络。依托省社“河北数字供销”项目,加强与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对接,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对接,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电商平台建设成为能够串联起供销联合社、农民合作社、开放办社企业和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的电子信息桥梁,真正把电子商务平台运转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十)提高“产销对接”服务能力。加大“产销对接”力度,进一步密切与京津市场联系,协助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优质农产品输送到北京、天津市各大连锁商超,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农产品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加“廊交会”、“海交会”等农产品展销会,通过国内农产品交易的大平台,将我市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在做好线下产销对接的基础上,利用电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我市名优特农产品的宣传推广。
(十一)积极参与“承德山水”区域共用品牌建设。主动参与“承德山水”农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一是围绕“内建基地”积极组织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开放办社企业进驻“承德山水”区域共用品牌发展平台。二是围绕“外拓市场”通过“产销对接”服务,加大与京津消费终端的对接力度,重点与北京市社、天津市社、机关、企业等建立稳定的直供渠道;三是通过各类展销会宣传推介“承德山水”品牌,扩大平台影响力。
(十二)深入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依托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和投资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立足耕、种、管、加、收、贮、售全产业链,为分散农户和成规模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多项“订单式”土地托管服务或全程化“保姆式”全托管土地托管服务。拓宽托管范围、拓展托管领域,立足承德地理条件实际,更新观念,积极推动托管范围由大田向丘陵山地延伸。将土地托管业务与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有机结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市实施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30万亩,增幅20%以上。
四、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为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十三)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供销系统落地生根。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十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认真履行意识形态领域党组织主体责任,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密切合作,在总社、省社网站《合作时报》加大宣传各项工作成绩,要规范自身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言论的行为,全面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网络安全意识。
(十五)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持之以恒纠“四风”,严肃查处违纪违规突出问题。
(十六)持续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积极弘扬“塞罕坝精神”、“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深化改革的韧劲,实干担当的勇气,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
(十七)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切实落实好行业指导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全年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明确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各负其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坚持“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管业务就要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供销集团、县(市、区)社的行业监管。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坚决落实整改任务,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定。
(十八)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党中央、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发挥系统优势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履行好定点帮扶职责。坚持精锐出战,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帮扶力度,以“巩固好原有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不返贫”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布局,积极推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全村的发展和治理水平,确保如期脱贫。
(十九)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要按照省市“三创四建”活动决策部署,以全面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各项任务为抓手,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范“政银企户保”金融平台运行,全面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适时筹建合作发展基金,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完善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做好精神文明城市建设和服务窗口文明优质服务提升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供销力量。
(此件主动公开)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