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02/2020-22218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编号: 承市政办﹝2020﹞3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0-04-01   15时17分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327

 

 

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实施方案

 

2020年是落实《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认真落实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阶段目标和任务,制定2020年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主题,针对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和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个突出问题,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实施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培育、精准扶贫脱贫、创新能力提升四大行动为重点任务,强化项目支撑和政策支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资源集成,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范例和典型模式,为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提供实践经验和示范效应。

二、工作目标

(一)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保持京津冀领先。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0万亩,中幼林抚育面积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市水源涵养量达到31.95亿立方米,地表水控制量达到5.5亿立方米;国家和省考核的地表水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100%,滦河、潮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

(二)绿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6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亿元;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5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突破140亿元;大数据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绿色食品及生物健康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亿元以上。

(三)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全市剩余贫困人口4726人全部脱贫;每个贫困县培育1-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竞争力强的特色扶贫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农户广泛参与的特色主导品种,确保贫困户稳定收益,推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职业农民4500人以上;重点抓好2个省级和1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广平泉中心村建设经验,引导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聚集,行政村居民向中心镇集中,统筹推进9个中心村示范点建设。完成两个空置率50%以上村庄治理任务,因地制宜推进空置率30%-50%村庄治理。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2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160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

三、重点任务

(一)水源涵养能力提升行动

1.造林增绿提质工程。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林业建设、再造“三个林场”建设、坝上地区植树造林等项目,加强天然林管护体系建设,对1201万亩天然林、123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78万亩省级公益林实施保护,实施网格化管理;完成人工造林27.1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7万亩,增加森林植被,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牵头单位:市林草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

2.流域水生态改善工程。继续实施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修复治理工程、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对130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实施修复治理。〔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持续推广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促进旱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持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农业节水工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增加河流生态基流,改善河道水质,逐步恢复河流水生态健康。〔牵头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3.风沙源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二期水利等项目,完成隆化、围场、丰宁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完成宽城县小流域综合治理10平方公里,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48平方公里,水源工程577处,节水工程608处。〔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着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5套一体化处理设备,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500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70%以上〔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环能热电4号炉续建工程、围场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兴隆县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等项目,提高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牵头单位:市城管局、市住建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二)绿色产业培育行动

5.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永太兴疏林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兴隆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万新滑雪度假区、兴隆山旅游景区、莲花山景区、森林公园、山楂树之恋驿站、鼎盛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基地、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阿那亚五道梁承德阿那亚一期、蟠龙湖小镇群梦幻山水视觉秀、智慧历史博物馆、油画产业基地、中国平泉蘑菇博物馆等项目,持续增加旅游业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市体育局、市林草局,双滦区政府、平泉市政府;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6.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高纯氧化钒及全钒液流电解液、建龙全提钒改造升级、建龙钒钛高强无缝钢管装备、钛能轧钢宽幅钛合金带材箔材加工基地、锦科钒化工、钒钛新材料升级改造、美富淦优特钢带加工配送中心等项目,钒钛新材料升级改造项目打造钒产业研发及制造基地,延伸钒产业链条,提高钒产品附加值。〔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7.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国网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承德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配套送出工程、兴隆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60MWP+4MW/16MWH光储示范等项目,加快推动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和产业产品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

8.大数据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承德启元电子信息大数据产业园、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等项目,面向京津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大数据存储、清洗、挖掘、应用产业生态,实现全链条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承德县政府〕

9.绿色食品及生物健康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承德京美食用菌精深加工及创新产业融合、菌菇人工合成肉生产、市中医院北区分院及康养基地、市中心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晨阳福地国际医养健康城、医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京郊医养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10.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华北基地沃尔沃汽车连杆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运输和集散控制系统产业化、轨道产品与相关生产设备研发制造、特色装备制造业培育工程、年产2500台套农业机械制造、智能型空气净化设备制造基地、荣盛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推进特色装备制造由分散到集聚、由传统到智能、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三)精准扶贫脱贫行动

11.产业扶贫带动工程。重点实施食用菌产业化资产收益扶贫、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食用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怡达5万亩山楂产业园、神洲药业中药材生产深加工基地等建设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产业覆盖面,提升对精准扶贫脱贫的支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12.乡村振兴建设工程重点建设“花果满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宽城县政府〕重点推进年产3万吨有机果蔬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6万头土猪生态养殖产业园区、承德国光苹果产业科技园、20万吨生物有机肥科研和生产及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南瓜产业基地、物恋云仓小镇等项目建设,形成承德新的特色食品产业,打好“承德山水”品牌,做大做强绿色农业产品,打造冀北区域最大的快消品销售、物流中心。〔牵头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13.农村人口技能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项目,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贫困户、小农户等,聘请专家教授组织培训,帮助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掌握1项以上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技能有效提高贫困人口创业就业能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1500人。〔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四)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4.创新主体壮大工程大力培育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加快建设承德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功能空间;〔牵头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加快建设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承德分中心,为推动生态补偿政策创新和落地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双滦区政府〕实施中国北方中药材科技研发管理中心项目,建设种苗育苗基地100亩;〔牵头单位:滦平县政府〕实施压力容器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项目,为材料研发、工艺更新、产品检测提供服务。〔牵头单位:宽城县政府〕

15.创新载体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工程〔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承德县政府、滦平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承德微型智慧创业创新科技园、力海企业港、智能科技园、创新创业产业园等项目〔牵头单位:双滦区政府,滦平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孵化科技企业,发展绿色、智慧产业,承接京津人才、产业等要素外迁;实施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滦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丰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项目,培训生态林果、绿色蔬菜、生态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实施双滦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中国北方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产业基地、中美友谊示范农场、润达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全链条产业基地,形成复合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牵头单位:双滦区政府、滦平县政府、平泉市政府〕

16.创新人才支撑工程着力建设双滦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科创园、双滦区大众创业孵化基地,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引进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面向高端智力引进新建院士工作站,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牵头单位:双滦区政府、平泉市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建设合力。建立完善市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一办五组”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认真落实各工作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同配合,积极推进各小组工作。〔责任单位: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一办五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围绕落实《2020年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逐项确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创新示范区各项建设工作协调有序推进。〔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组建承德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服务中心,开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性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科技局〕

(二)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建设活力。充分利用创新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等优惠条件,谋划、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适用政策,探索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政策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围绕示范区建设四大行动,谋划包装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项目,争取国家、省级示范项目统筹和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财政科技资金作用,用好国家和省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增强资金使用效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加强人才引育,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着力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素养的干部、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作用,采取集中采访、深度报道、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宣传。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和推介交流活动,组织举办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和支持度,营造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四)强化考核督导,确保建设实效。修订完善示范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大考核评估力度;将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作为专项考核项目纳入县(市、区)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市直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评价和使用干部。〔责任单位:市督考办、市科技局〕

 

附件:1.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指标分解表

2.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表

 

 

 

 承市政办〔2020〕3号(关于印发《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doc

 

 

抄送:市委组织部、市督考办、市委宣传部、市编办、市“一办五组”成员单位

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327日印发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